无官方名称北朝,5~6世纪,纺织品,17厘米×10厘米这两个三角形纺织碎片最初是用作幡画的头巾。它们采用锦丝经面复合平纹织物编织而成,正面白底红色,背面红底白色。一组组相向的龙、虎与凤凰构成了一个拱形网格,边框饰以卷云。在它的身上,东西方文化的特质,如西方的卷云图案和东方的编织技术,被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该织物在纬纱方向上没有重复的图案,但在经纱方向上有所变化,其长度从小于10厘米到大于13厘米不等。隋代文献《大业拾遗记》中有“锦丝拱纹”的记载,可能指的就是这类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了一块类似的带有吉祥动物图案的丝绸,并且上面有更多的动物形象。类似的带有卷云的网格平纹锦缎在阿斯塔纳也多有产出。此外,在新疆尉犁营盘和敦煌城外的烽火台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类似碎片。从编织结构和图案风格来看,此碎片还属于编织业早期时候的产物,最有可能是北朝(386~581)物品。
03-16 12:47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