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285窟的临摹由六七个人陆续完整,耗时两年多。此后,研究所陆续做了几个重要窟的整窟临摹——217、249、220,以及榆林窟的几个重要洞窟,整窟临摹成了一个传统。完成后,研究所带着这些临摹窟去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日本的东京、京都等地展出。做好的临摹模型是可以拆卸移动的,每块板、每张画稿都有编号,每到一地,工作人员都要像拼积木一样,重新将它们组装、裱褙,这其实对画稿的损坏挺大的。因此,自从数字化发展起来后,人工临摹的洞窟也很少外出展览了,每一件耗时耗力的临摹品都被永久地放进了固定的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