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复原式临摹虽然准确度高,但他通常会对色彩和形象进行修饰,把一些古怪的形象进行美化,加入自己主观的改造。而且他工作期间,带着一个青海的喇嘛当助手,喇嘛帮他调配的颜料多是以藏传佛教绘画颜料配方,色彩比较鲜艳,饱和度高,跟敦煌壁画本身是有些出入的。因此,张大千的临摹更多是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而不是纯粹的临摹。而在敦煌研究院,持续了几十年的临摹工作中,整理临摹是运用最多的方法。在常书鸿看来,“只有不失实,才有研究价值”。因此整理临摹在将壁画图样保存下来的同时,更多指向研究。在临摹的过程中,手比眼慢,但比眼更细致入微,很多眼睛忽略掉的细节,通过临摹才能发现、辨识。1952年,研究所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临摹工作,李承仙、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都是当时绘画技法最好的,他们要做的是整窟原大原色临摹。在此之前,常书鸿等人做得更多的是局部临摹,而不是复制整窟。那么从哪个窟开始呢?最终经讨论选定了285窟。
03-15 21:46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