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域传入的佛教雕塑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彻底中国化了。秦汉以来,中国雕塑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风格,但佛教来自国外,最初佛像作为从外国传来的宗教崇拜物,往往塑像风格取法印度或西域,是为新的时尚,于是大量犍陀罗、马图拉、龟兹风格雕塑出现在敦煌和中国北方石窟寺中。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外来审美与汉民族传统观念不断融合,最终在南北朝后期到隋唐时代逐步确立了中国式的佛教塑像。因此纵观莫高窟,如果说初唐彩塑还有着隋代遗风,以第328窟、320窟和45窟为代表的盛唐彩塑则开创了中国样式,影响波及日本、朝鲜。此时塑像匠人不再使用隋以前夸张变形的写意手法,转而以写实主义风格表现神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对塑像进行拟人化的内心刻画,乃至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制作造像,更能增加神的人间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于是我们才在第45窟中的这些菩萨、天王、弟子身上感受到唐代贵族妇女的万千仪态、宫女的多姿娇媚、将军的威风凛凛和僧人的满腹经纶。
03-13 21:2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