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背诵古诗词分享活动,选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起始背诵并不顺利。身为北方人,对大山有明确的形象感知,对大江大河缺少亲临的体验。曾经站在渤海湾的一处海叉子边,脑补大江入海的奔腾与豪阔,也努力回忆年轻时秦皇岛漆黑海面上那一轮硕大橙黄的月亮。随着背诵进度的不断推进,清晰地感觉到诗词里四句一节,如一幅画,节节相逐,景景相随。由春江到孤月,由月光照花到月夜白沙,天地一色,人月望照,生命短暂,宇宙长存。人生代代别离相思,孤月高悬寄情达意。明月共潮水而生,离人逐月光而想,情感伴落月而深。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江花月夜! 今天听老师讲诗词韵律,虽然不能全懂,也记不住,但为自己背诵诗词时内心情感的涌动找到了理论基础。激昂高亢,哲理沉思,婉转低回,哀怨凄婉,都有诗韵诗律的讲究。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海上明月共潮生,用高亢的节奏,洪亮的韵脚;在柔美的月光下,花林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的遐思冥想,用的是平缓的,平声真韵、平声幽韵;到楼上思妇的愁情,用的是灰韵、文韵;再到游子的梦回故乡,用的是麻韵,“闲潭梦落花”;最后是梦醒后更加孤寂悠长的音乐——可以说是深情与文情两相交融,丝丝入扣。 享受!
02-15 12:25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