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两人是气味相投,原因就在此。当一方以戏赠,诗句中都是世俗之物、宫廷之香、闺帏之具;然而回答者却很正经地感谢对方以香为偈子,作为两人同修共参的响应,乍见之下所弹不同调。然而,苏轼看出黄庭坚所在意之处,在如深宫深闺帏的朝廷中,香的气味仅是引子,正如香岩童子因香而悟道,深禅相对同参才是主题。因此,苏轼在第二首的响应中以文人书斋中的熏香作为内心的表露,云: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08-02 14:25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