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和胡适有一种竞争关系,他不像康有为,会一直关注新的研究。那时年少气盛的胡适在学界虽然暴得大名,但也对批评带来负面效应有某种担心。”夏晓虹说,两人虽有过这样一段论学经历,但“胡适的好多路,都是在重复梁启超。他早年出于学术考虑或一种争论立场,和梁启超有不一样的表达,更倾向于西化,但后来也走回来了。梁启超在欧游之后,便看到西方的精神危机,开始往回走,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
01-10 08:35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