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将同时期的书家与画家相比,画家的社会地位往往是低于书家的,因为书家首先是士人,书法则是日常沟通交流的必备技能,是士人的“刚需”,而绘画则是锦上添花之物。当绘画逐渐成为士人阶层的喜好,便是绘画摆脱“匠作”地位的开始。像曹不兴这样的职业画家,他们拥有对绘画思考和判断的主动权,在绘画史从画匠到画家、从匠作上升到作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仅是身份地位的提升,并不足以让绘画的地位提升。魏晋时期对绘画更重要的贡献在于,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绘画技法和审美的理论体系,在各个画论的论述下,“神”“骨”“气”“韵”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而这个理论体系,支撑着后来各个朝代绘画的发展,中国绘画的独特审美标准也就此形成。

12-26 12:1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