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对于在美国博物馆工作的中国修复师而言,经常面临修复理念的冲突。在很长时间里,美国博物馆在修复亚洲纸质艺术品时,受到日本国宝修理装潢师联盟修复策略的影响,主张可识别的修复理念。“日本的修复理念等于说好多破洞也不接笔,全色时也要保留修补痕迹,不会全到百分百看不出来,我们在故宫的要求是百分百看不出破洞。我在大都会参观西方油画修复室,这些修复师就主张把破洞完全修复,他们说如果不这样,你看到这幅画时,第一眼就会落到这个洞上,而非整幅画。我觉得这与故宫完美修复的理念不谋而合。”在侯元丽看来,日本的修复理念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修复师的培养模式。“我们的修复师,面对一幅画,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做,可在日本工作室,揭裱是一个人,全色是一个人,装裱是一个人,重要的工序由主要的师傅做,其他辅助环节交由助手做。到美国博物馆后,就一个日本师傅,他们没有经过全色、接笔的训练,事实上没办法做那部分工作。

07-06 18:20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