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受到瓶子、桌子、椅子的视觉刺激时,“瓶子”“桌子”“椅子”这些词语都非常客观地浮现在面前;当我们在瞬息之间毫不费力地从大脑中提取出和生活中正在经历的情景或事件相对应的谚语或寓言时,总有一种“就是这句话!”的惊喜,就像我们把眼前的瓶子叫“瓶子”、桌子叫“桌子”一样。但实际上,谚语所代表的抽象范畴的成员实际上与桌椅这样的物体不同,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尽管如此,我们在车里提醒亲友要系好安全带时,还是有一个“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抽象情境;在大人不在家的屋里有一大群年轻人狂欢时,还是会浮现出一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抽象情景;在建议朋友拿住第一个真实存在但可能稍纵即逝的工作offer时,也会有一个“一鸟在手,胜似二鸟在林”的抽象情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讨论的实体范畴,其实往往超出了这个范畴,而指向一个抽象空间,这个空间对应着无数可以类比的具体情景。
03-19 13:13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