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钱永祥先生提出过,在一个祛魅的世俗化时代,当传统的绝对价值衰落之后,人们有两种不同的应对态度:“纵欲 ”与“虚无 ”。所谓 “纵欲 ”,乃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的幻觉,对于人类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大的信心。而所谓 “虚无 ”,乃是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瞬间崩解,沦为对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纵欲者靠奢侈的希望而生,不敢正视希望破灭的事实;虚无者则放弃一切希望,不敢在废墟中有所坚持。细细观察一下五四时代,何尝不是有这两种态度?周作人有一段话:在悲哀中挣扎着正是自然之路。这是与一切生物共同的路,不过我们意识着罢了。路的终点是死,我们便挣扎着往那里去 ……我们谁不坐在敞车上走着呢?有的以为是往天国去,正在歌哭;有的以为是下地狱去,正在悲哭;有的醉了,睡了。我们只想缓缓的走着,看沿途景色,听人家谈论,尽量的享受这些应得的苦和乐。

06-30 15:18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