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聃
2020-05-28·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58个字,产生1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撒切尔夫人
贵族爱假发
在欧洲的博物馆里经常可以看到王室肖像画,它们通过借鉴拜占庭艺术基督圣像的画法来展现天赋皇权,同时将《圣经》故事替换成了政治话语:在亚森特·里戈为路易十四绘制肖像画时,不忘以精确的方式将法国君主制的象征和加冕用具融入其中;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所绘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她的孩子们》则试图凸显玛丽皇后的母仪天下。无论哪种场景,17、18世纪欧洲宫廷画中的主角无一不顶着一头茂盛华丽的头发。事实上,那都是假发。
华丽的发型在多数文化里都象征着地位、权力和财富。毕竟,打造并维持华丽既耗时又费力,需要专门的仆人来负责。启蒙运动思想家狄德罗在他编纂的《百科全书》中写道:“长发在古代高卢(古代西欧地区名,现法国、比利时等地)是荣耀和自由的象征,王朝时期它是皇家血统的象征,其他人根据等级次序依次剪短。”然而,路易十三的头发却没能如希望那般茂盛,他用一顶长长的、深色波浪形假发来掩盖不够体面的秃顶。这也让他成为自古埃及以来所有王室中第一位戴假发的皇帝。
“太阳王”路易十四是假发的狂热拥趸。1655年,他一次性雇用48名假发师傅来为他制作假发,并在凡尔赛宫卧室旁边设置了一个假发室,里边摆满了真人比例的雕塑,它们充当“头模”的角色展示各种各样的发型——打猎时的假发,居家时的假发,庆典时的假发……男爵西蒙曾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载了路易十四的起床仪式:早上8点,仆人把睡梦中的国王唤醒,在外等候多时的御医和保姆立即进入起居室问安。之后,国王换上衬衣,此时,他会决定今天佩戴哪顶假发,与此同时,侯爵、公使、总督等各色权臣会按照尊卑顺序登场,路易十四就在众人面前完成他非常私人的更衣仪式。繁文缛节方面是为显示皇恩的浩大,而假发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道具。
《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她的孩子们》
查理二世(Charles II)也效仿了路易十四的做法,雇佣皇家假发制造商为自己制作假发。随着更多贵族的“附庸风雅”,假发成为整个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这种奢侈是其他阶层无法负担的。在当时的伦敦,一顶普通的假发大约需要25先令,大约是普通工人一周的工资。
早期的假发混杂着马毛,气味难闻还容易生虱子。这当然难不倒善于遮盖气味的法国贵族,他们开始给假发“抹粉”。假发粉是研磨得非常精细的淀粉,并加入薰衣草、橙花或其他浓烈的香料提取物。被大量扑粉的假发变成了白色或灰白色。年轻的贵族女性并不会戴一整个假发,而是选择精致的人工接发和假发片混在自己的头发里,但香粉是万万不能少的。若要出席隆重的场合,令人惊叹的亮紫色或粉红色香粉则更为适用。这算不算染发的前身呢?
用发型彰显声望在18世纪达到顶峰。如果茂盛的头发代表着政治上的兴旺和权力,那么头发肯定是越多越好。为了这个目的,男士假发高耸,女士假发繁复,有些甚至将模型船、鸟笼、旗帜等元素编进假发里。对于那些还想再来点珠宝头饰的女性来说,就要“欲戴假发必承其重”了。无论看起来多么可笑,只要法国皇室的发型师“振臂一呼”,便能引来欧洲各地的纷纷效仿。正如孟德斯鸠在他1721年的小说《波斯人信机》中所说:“妇女在欧洲无论哪个地方做头发,她都奴隶般地遵从着法国发型师的法令。”
法国大革命给一切跟奢靡生活方式有关的潮流按下了休止符,权力和假发也就此分道扬镳。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7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