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江涛
2020-05-28·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8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首任邦德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在影迷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图为007系列之《金手指》剧照
邦德的头发,从完美到常人
环顾整个影史,能以一位英雄的故事,拍摄50多年而经久不衰,恐怕只有英国的007系列了。从1962年的《诺博士》,到今年尚未上映的《无暇赴死》,007系列已经拍了25部。影片中那位来自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詹姆斯·邦德,先后经历六任扮演者,但只要他说出那句:“Bond,James Bond”,便会立刻将影迷拉入熟悉的集体记忆。
谈到007,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那按照标准英伦范儿打造出来的形象:长相英俊,气质儒雅,眼神深邃,再加上利落干练的身手,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一群迷人的“邦女郎”,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头发。事实上,发型对007的形象塑造也颇为关键。
007电影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别忘了,小说的原作者伊恩·弗莱明(Lan Fleming)本身就是“二战”期间英国海军情报处的特工,最初几部007的导演特伦斯·杨(Terence Young)曾在“二战”期间担任坦克指挥。“人们喜欢听到英雄的故事,公众常视间谍活动为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经历,他们独当一面抵御大批警察或军队武装。”“冷战”爆发后,伊恩在牙买加的黄金眼别墅,创作出詹姆斯·邦德这个“弱者对抗邪恶的完美化身”。
1962年,首部007电影《诺博士》被搬上银幕,出演那个完美化身的演员,是苏格兰人肖恩·康纳利(Seal Connery)。康纳利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出演007之前,有过火车司机、工人、艺术模特、皇家海军士兵等丰富经历。为了让他胜任那个风流潇洒、身手非凡的英雄角色,导演特伦斯·杨带他找裁缝定制服装,换发型,去餐厅、赌场,体验伦敦上流社会的各种生活方式。
第六任也是现任邦德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以其冷峻而平民的造型赢得影迷的认可。图为007系列之《幽灵党》剧照
好了,终于说到头发。康纳利饰演的邦德,保留着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国上层男士的发型:发油定型的短发,轮廓鲜明,鬓角修长,微微隆起的前端与不甚明显的小偏分。配合这样的发型,重点是胡须要理得干干净净,不论经历多么危险的打斗,西装永远保持笔挺。
只是,鲜为人知的是,魅力四射的康纳利从17岁便开始脱发,因此,我们所看到他主演的7部007电影中,他都戴着假发。1971年,当康纳利宣布不再出演间谍电影后,他便与假发再见,开始了越来越秃的自我放飞。
第二任邦德的扮演者乔治·拉赞贝(George Lazenby),是最为“短命”的邦德,只出演了一部1969年上映的《女王密使》。这也与他自己对邦德形象的抵触不无关系。在一个纪录片访谈中,他提到那个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另一面,迷幻药无处不在。拉赞贝很明显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他说:“街上很难看到不留长发的年轻人,你可以想象当我顶着一头短发闲逛,试着去泡妞时是什么感受。我看上去像个警察或侍者,人们都在说:‘要和平,不要战争!’然而邦德是有关战争的。”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