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所有音乐都是头发的舞动

作者:卡生

2020-05-27·阅读时长14分钟

11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24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84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凯尔温格罗夫公园的音乐迷,最先抓人眼球的就是各种前卫发型


从华丽摇滚装扮到亚洲视觉系

华丽摇滚(Glam Rock),确切地说算不上某个音乐门类,更像是一种演出风潮。戏剧化舞台、模糊性别的装扮以及音乐中散发的颓丧气息是它的特有标签。它的辉煌期很短暂,却是音乐历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该门派的扛把子人物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推波助澜。从来没有哪一个音乐门派把“造型”概念包装成一直被人模仿,却从未能超越的出圈之作。

很不客气地说,大卫的一举成名除了音乐本身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他的造型突变。上世纪60年代末是迷幻摇滚的黄金时期,这时的大卫还没给人什么记忆点,他1967年发布的第一张同名专辑扑街了。此时的大卫苦苦寻找着自己的风格,你能在这张专辑里听出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的影响,简直是一张大杂烩拼盘。此时的他眼神忧郁,留有厚重发帘,和其他那些想要搅动音乐历史的嬉皮青年没啥大区别。1998年拍摄的电影《天鹅绒金矿》影射了大卫成为巨星前的这段经历,留着长发、穿着波西米亚长裙的主角上台唱起民谣,却被台下观众喝倒彩。

1969年,大卫有过短暂的出圈机会,踩中人类第一次登月的热点,他发行了专辑《Space Oddity》,其中的主打曲目进入了英国金曲排行榜前五的好成绩,他趁热发行了第二张同名专辑,但再次扑街了。这时大卫依旧是一头小卷毛,感觉嬉皮士风格像噩梦一样阻挠着他成为一代巨星。同一年,大卫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吉拉·巴尼特(Angela Barnett),这位和大卫志同道合的文艺女青年是帮助大卫开启“华丽摇滚”时代的关键性人物——即使他们的婚姻没有熬过七年之痒,不过这是后话。


大卫·鲍伊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虚拟偶像Ziggy Stardust,他是来自外太空的无性人。该红发造型引起了新的时代风尚


处于低潮期的大卫师从先锋舞蹈家林德瑟·坎普(Lindsay Kemp),他似乎嗅出了一丝机会,也许摇滚的舞台也可以是戏剧化的?这个时期,安吉拉承包了一切和大卫形象相关的造型、灯光、宣传工作,先是请来了苏西·福西(Suzie Fussey)为大卫剪短头发,然后染成红色,把打造“雌雄难辨”的舞台效果作为一大卖点,邀请弗莱迪·布瑞蒂(Freddie Buretti)为他量体裁衣,从单肩印花连衣裤到防水台靴,从垫肩套装到条纹太空装。1972年,大卫终于用他的第五张专辑《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宣布了“虚拟摇滚明星”——Ziggy Stardust的横空出世。

创造虚拟偶像,并赋予人物性格特征以及特有的造型这个事情,其实并不是他的首创。早在1921年,艺术家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就玩过这个把戏。杜尚为自己涂上口红,穿上貂皮大衣,化身为一名虚拟的女性人物罗丝·瑟拉薇(Rrose Sélavy)。不知道大卫的灵感是否与杜尚有关,但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是,大卫是一个能把模仿转化为原创的天才,这套把“戏剧”和“摇滚乐”结合的视觉艺术很快成为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大卫的红发时期与日本关系密切,不得不提日本设计师山本宽斋(Kansai Yamamoto)为他设计的连体服装和高跟鞋,这一场性别革命一扫嬉皮士的颓丧之气,成为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主流。同时,大卫的“摇滚视觉改造”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组建于1980年的乐队“暴威”(BOOWY)很明显是对大卫的致敬,这个乐队后来被称为日本最伟大的摇滚乐队。时隔两年,被称为“日本视觉系”鼻祖的X-Japan乐队成立。

文章作者

卡生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3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头发的问题

发型的狂欢、傲慢与忧伤

95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