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20-05-27·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9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5月9日,美军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尔利将军(右)在白宫参加特朗普主持的有关国防安全的会议
5月22日,国内外媒体都报道了2020年中国国防预算较2019年增长6.6%,约为1.268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闻。同时,当天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批驳了5月20日特朗普政府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报告中的一些说法。看到这两则信息后,我想到了我在此前写的题为《国防预算也要“稳中求进”》的专栏文章,于是就确定了这期话题。
简单说,在上文提到的专栏文章中,我大致提到了两个观点。一是自2016年中国开始国防与军队改革的4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保持了同步状态,即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国的国防预算也从2008~2016年平均增长12.43%的两位数,降至2016~2019年的平均7.55%的一位数增长。二是美国为了落实其“大国竞争”的国防战略,在打造更具杀伤力美军的同时,还将试图通过“强化联盟关系并吸引新伙伴”在周边实施制衡中国的国防政策。对于第一个观点,5月22日中国在预期今年财政收入将会下降的背景下所公布的增长6.6%的2020年国防预算,基本符合了我专栏文章中“稳中求进”的判断。而对于第二个观点,恰恰与特朗普政府5月20日向国会提交那份“报告”有关。
特朗普政府5月20日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不仅3次提到了2018年1月美国防部发布的“国防战略”(NDS),而且还提到了2019年6月和2019年11月美国防部、国务院分别公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及题为《印-太自由开放报告:推进共同愿景》的两份文件。同时,在“报告”中的“以军力维护和平”一节中,专门写了这样一段话:更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是NDS的基石。美国正在建设(军事上的)伙伴能力和深化互操作性,发展一种具有作战信誉的前沿存在,并与盟国和伙伴充分融合,以遏制和阻断中国的“侵略”。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的3~4月期间,美“印-太战区”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美众议员索恩贝里(Mac Thornberry)和美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纷纷向国会提交了报告、法案和计划,要求国会拨款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与盟友及伙伴的军事合作。也就是说,在特朗普政府5月20日向国会提交“报告”之前,美军方官员和国会议员已开始为“报告”中提到的“具有作战信誉的前沿存在”向国会申请拨款了。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