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者来信(108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5-06·阅读时长5分钟

5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9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复工那天,她停工了

午后2点我下楼,又看到张阿姨在花园里散步。我笑笑,想这要是在之前,这个时间正是她“飞刀走剪”的时候。

张阿姨是我们小区的理发师,她为人和气,剪发利索,收费也便宜,她的小店就开在小区门卫室的旁边。张阿姨是过了正月“被迫”开的门,那时小区外的理发店都没有营业,加之小区限行,所以大家只好恳求她开门,说她若不营业,整个小区就都得长发飘飘了。张阿姨思考再三,又跟物业做了申请,然后就开张了。

以前多是老年人光顾张阿姨的理发店,年轻人喜欢去那些更高级的美发店,可是在特殊时期,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涌到她的店里。为保证大家的安全,张阿姨戴了双层口罩,每天对小店进行消毒,还买了一个测温枪,进门先测温。除此之外,张阿姨还做了更细致的安排,她将理发人群做了分类:老年人起得早,就安排在早晨;年轻人起得晚,就安排在中午;孩子们下午精神,就安排在下午……

以前张阿姨理发时都是一边理一边唠嗑,但现在戴着口罩,她便不再多言,改为放音乐了,放的都是舒缓心情的音乐,让人一听心就静了下来。

那天,我陪队友去找张阿姨理发,正理着,门外就传来了吵架声。原来,一位中年男非要出门,可是根据小区隔天出去一次的规定,他已经不能出去了。但中年男不管那一套,就是要出去。物业管理人员一个劲儿地对他进行劝阻,可他就是不听,最后开始大骂。张阿姨停下电推子,走到音箱那里,“吧嗒”,把音乐调到了最大声,一下传出去老远。别说,还真有作用,中年男的火气一下子就降了下来,他不再吵了,嘟囔了两句,转身走了。

我给张阿姨竖起大拇指,张阿姨笑笑:“现在这时候,人们火气都大,动不动就冲动,这门口经常有矛盾发生。我也没别的办法,就放点音乐给大家降降火。唉,特殊时期,相互理解一下就没事了。”

疫情这两个多月,别的地方都停工了,张阿姨却忙了两个月,虽然一分钱没涨,但大家还是说她今年发了财。对此,张阿姨只笑笑不说话。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小区外的商店开始复工,各美发店重新开张时,张阿姨却在自己的店门上挂了一个牌子,写着“停工两个月”。

大家惊讶,以为她家里有什么事情。那天我跟她聊天,说起她多年不曾有过的“停业”,也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大家都不容易,停工两个月,损失不少。我停下工来,也算支持一下其他美发店的复工。”(读者 巴拉)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国货弯道超车

中国消费品的新故事

92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