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04-29·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35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王 楠
自一九五二年开始,英国的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邀请世界各国的知名影评人,每十年一次,投票选出史上最伟大的十部电影。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影史经典评选。在一九六二年之后半个世纪的评选中,《公民凯恩》始终位列榜首,直到二○一二年才退位让贤。不仅如此,在电影界的各项经典评选中,《公民凯恩》几乎从未缺席,常常独占鳌头。无论美国电影协会还是法国的《电影手册》,都长期将其视为 “第一电影 ”。不过,一九四一年正式上映时,它的票房极为惨淡,令投资的雷电华公司大亏了一笔。雷电华自此不再信任导演奥逊 ·威尔斯,收回了他对后续拍摄影片的完全主导权。纵使在圈内口碑尚可,奥斯卡也不过只颁给它一个最佳编剧奖。那时毫无迹象表明,这部二十五岁毛头小伙的初出茅庐之作,有潜力成为不可撼动的影史经典。电影界的人士,往往从这部影片的导演手法、拍摄技巧等形式方面,指出它具有的开创性意义。但普通观众更关心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和其中人物,在何种意义上有趣?
毫无疑问,《公民凯恩》的主角正是片中的报业大亨、知名人士查尔斯 ·福斯特 ·凯恩。但这部电影无意像通常的传记电影那样,向我们讲述他筚路蓝缕的成功故事。相反,影片开场就向观众展现出一个充满矛盾和谜团的 “公民 ”形象。一张黑黝黝的铁丝网,上面挂着的牌子大大地写着 “禁止穿越 ”。透过重重的铁门和栏杆,依稀可见远处城堡的幽暗轮廓。随后,窗口映出的暗淡孤灯熄灭。盛着雪中小屋的水晶球,从病卧的凯恩手中滑落,伴着他口中喃喃念出的 “玫瑰花蕾 ”,摔得粉碎。紧接着,与这一充满神秘悬疑氛围的开场相对照,银幕上播放起记录凯恩生平的新闻片。我们看到豪奢华美无匹、冠以 “上都 ”之名的凯恩庄园,其中遍布无数名画雕塑,豢养众多珍禽异兽。我们看到凯恩拥有的庞大产业集团和财富,以及他的报业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我们看到他曾在社会公众面前呼风唤雨,被人贴上各种极端的标签,也看到他曾与各大国领导人谈笑风生,晚年却隐居豪宅深宫不出。
影片开头这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与现代社会中大众对名人的观感完全一致。肤浅夸张的新闻报道勾画出的光鲜外表,令人对 “大人物 ”的生活浮想联翩。各个媒体往往根据他们表面的言行,为其贴上各色标签。在这些人设和标签背后,名人却严守隐私,绝不泄露自己与人设不同的真实一面。《公民凯恩》利用了公众人物公私两面的巨大反差,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提出与片中欲探个究竟的记者同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凯恩做过些什么,可凯恩究竟是谁?显然,他临终的那句 “玫瑰花蕾 ”是极佳的入手点。在影片中,记者走访了与凯恩有密切关系的五位人物,想找出 “玫瑰花蕾 ”的秘密,一窥凯恩的真实内心。伴随着这五个人对凯恩的叙说,影片也像艳丽的玫瑰花一般徐徐开放,引导观众层层深入,一探 “玫瑰花蕾 ”的究竟。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20770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