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20-04-29·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18个字,产生6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作为方便速食的螺蛳粉满足了人们想要品尝地方美食的需要
迭代的速食世界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由于外出与物流的种种不便,人们都开始了各种囤货。和欧美国家的人主要囤积罐头不同,中国人在食物领域的囤货首选,就是方便面了。疫情的开始阶段,超市里方便面区域空空荡荡的货架是最直观的证明。而当大量人都使用线上购物来满足日常需求时,电商数据就更具有代表性——苏宁大数据显示,2月3日至2月6日,苏宁小店方便面销量环比猛增了342%;天猫平台上,方便速食在2月份整体销量同比增长700%,其中方便粉面的销量排名第一。
螺蛳粉无疑是在方便粉面里成绩最为耀目的那个。螺蛳粉的工厂集中在广西柳州,产能的70%都在天猫上销售,销量在天猫所有方便粉面里居榜首。几乎所有的螺蛳粉品牌在2月份因为缺乏工人,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告诉本刊,现在柳州正在生产螺蛳粉的厂家在53家左右,每天职工两班倒能够有200万包的产量。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李子柒”和“好欢螺”是在天猫上销量并驾齐驱的两个头部的螺蛳粉品牌。“好欢螺”的营销人员筱筱就对本刊说,后台的订单和每天的发货量在5比1,采用预售模式要在40天内才能完成发货。
为什么螺蛳粉会格外受到追捧?2012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这种在柳州家喻户晓的地方小吃才第一次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2014年,柳州第一家预包装螺蛳粉企业注册,螺蛳粉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得以脱离地理半径的限制,此后热度一直保持上升。贾建功认为,螺蛳粉的走红首先是它契合了方便面升级的需要——里面不再是简单的调味粉末和蔬菜包,而是有着丰富的配料。吃一碗螺蛳粉不仅是图方便,还为了享用美味。另外,螺蛳粉的酸笋与螺蛳汤碰撞出来的独特臭味,也让它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了话题性。
在天猫方便速食类负责人黄一迪看来,疫情当中螺蛳粉的热度能够再次增加,正是因为它自带的热搜体质被放大了。“在整个食品的消费中,方便速食领域一向以年轻人为主,‘85后’到‘90后’的消费贡献接近五成。疫情期间,年轻人都宅在家里,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和依赖度会相应提高。口味浓郁、令人‘上头’的螺蛳粉就会经由个别美食类达人的吃播,而迅速形成热点。而当网络上螺蛳粉囤货的呼声日渐高涨,天猫便看准了机会,联动数十家品牌发起了转发微博10次,就送1份螺蛳粉的活动,要送吃货以‘螺蛳粉自由’,转发很快过万。”从2月21日活动开始,“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螺蛳粉”“广西3万盒螺蛳粉驰援武汉”“为了吃螺蛳粉有多拼”“螺蛳粉的英文名”等话题,就不断占据微博热搜前20名的位置。
“疫情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不只年轻人需要方便速食,所有人都需要有这类的囤货。那么这些以前不怎么接触方便食品的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发现这里已经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黄一迪说。
螺蛳粉代表着地方小吃变身方便食品的一种潮流。除了螺蛳粉,东北烤冷面、武汉热干面、重庆小面、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兰州牛肉拉面等等都能找到对应的速食版本。“虽然不一定每个品类都能达到螺蛳粉的体量,但天猫看好进行电商‘赋能’的地域特色美食会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在当地具有广泛的接受度和传承性,二是有工厂支持来实现工业化生产,再有就是有一些知名老品牌的存在。以这些来衡量,湖南的米粉和贵州的羊肉粉都是近年来很有潜力的方便食品类型。”
一袋螺蛳粉由多种配料构成,体现了方便速食的升级
在方便速食领域,以方便粉面为大宗,但早已不局限于此。方便面行业在2011年之前,连续18年一直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销量增长,到2013年已经达到了每年462.2亿包的销量。但顶峰之后,却出现了连年下跌,到2016年跌至385.2亿包。这其中有外卖崛起抢夺市场的外因,也有方便面产品本身创新度不够的内因。紧接着,传统方便面品牌就开始了寻求转型升级的探索,一些主攻年轻人猎奇尝鲜心理的“淘系”品牌随之出现。
“技术革新造就了方便食品的迭代。”黄一迪说。关键的,有冻干技术——原本专供航天领域,但逐渐应用于常规生产。无论蔬菜和肉片经过冻干后,都能经过泡水而得到真实还原;还有原汤缩鲜技术——不再是粉末状的料包,而是一包经过浓缩的汤汁;乳酸菌的保鲜工艺,让新鲜的湿面封存起来成为可能;而自热工艺,则让方便食品脱离了开水冲泡,有了更多的品类。天猫方便速食类的销量排行榜上,紧随方便粉面之后的,就是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
“统一”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就是如此。2017年方便面行业的销售额恢复增长,“统一”的方便面业务也在这一年创下了利润的历史新高。2019年的财报显示,“统一”方便面仍然维持着0.9%的收益增长。在它方便面的产品结构里,主力是中档“汤达人”系列,高档产品则有汤底加倍醇厚的“极味馆”和保存有原汁以及鲜嫩肉块的“满汉大餐”。在地方小吃的挖掘上,有“香拌一城”专注开发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拌食,比如凉皮;还有“那街那巷”复制街巷美味,像是桂林米粉和常德米粉。
“统一”的公关经理陈威对本刊说,在所有的方便食品里,“统一”最为独特的是在2018年底推出的“开小灶”系列自热米饭。自热技术利用的就是生石灰加水后散发热量变成熟石灰的化学原理。和自热火锅不同,对于米饭而言,如果是原始的生米,在这样的加热条件下是不易熟透的。“统一”采用的是一种“再制米”的做法,把东北大米破碎打成粉后,再压制回米粒的形态,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米饭的口感。国人本身大米消费就大于白面,因此在口味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无论商家还是电商平台,都很看好自热米饭未来的增长。
“在疫情之前,天猫上方便速食销售的增速就连续三年超过了食品大盘。原本供给方就很丰富了。疫情相当于催化剂,让更多人有了这样的需求,方便速食便显得异军突起。”黄一迪这样说。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148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