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20-04-29·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47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疫情后,股市曾暴涨,随后沉寂下来。楼市则蠢蠢欲动,尤其深圳和上海,豪宅销售亮眼。财政下发了大量抗疫资金,货币环境也颇为宽松,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了2.47万亿元。这些“好钢”是否用到了刀刃上?
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25万亿元,同比多增9608亿元,可对应的GDP增幅却是下降了6.8%,说明至少在当季,很多资金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即使流入了,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出。当然,财富的创造需要一个过程,隔离之下多种行业的运行停摆,钱从银行和证券市场流入到了实体部门,仍可能暂时停留在企业的账号上,未能采购原料设备,雇佣工人,投入生产。即使一部分资金进入了员工的腰包,因为隔离期间消费渠道受阻,钱也只好停留在银行的账户上。一个事实是,一季度居民以远多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在存钱,每天存700亿元。
一方面企业无产品生产,职工无工可做,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流入,除了囤积原材料之外,几乎就没有别的用处。可在石油价格暴跌、大宗商品需求萎靡的情况下,流入原材料的金钱也是有限的。于是乎,除了口罩和呼吸机生产厂商日夜开工,基本生活必需品还保持着正常进度外,多数行业都陷入了停滞。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就显示,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仅12个行业净利润增速为正。而在进出口领域,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贸易出口断崖式下跌,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由2月的89.6%下降至-20.8%,对欧盟出口的同比增速由74.2%下降至-24.3%。整个一季度,出口下降了11.4%。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