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波士顿美术馆的石狮子(上)

作者:“骨董时光”刘越

2018-01-03·阅读时长3分钟

8489人看过

波士顿美术馆的石狮子(上)

16.3MB
00:0011:54


离开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们今天北上到波士顿美术馆。1872年,哈佛大学图书馆和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为展出藏品而联合建立了波士顿美术馆。在1876年7月,也就是美国建国一百周年纪念日,美术馆正式开馆。其间有一次迁址,目前的建筑是1909年开始对外开放的新馆。


△波士顿美术馆


该馆共设有美国装饰艺术和雕塑、亚洲艺术、古典艺术、埃及和古代近东艺术、欧洲装饰艺术和雕塑、绘画艺术、印刷、素描和照片、纺织、20世纪艺术9个部门共178个展室。其中亚洲艺术品的收藏最为丰富,堪与世界各大美术馆相媲美。不仅有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青铜、陶瓷、绘画、书法、纺织品、雕塑等上下五千年的各类艺术瑰宝,还有亚洲各地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艺术的珍品。其中的著名藏品包括我们上次提到的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还有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宋徽宗摹唐张萱《捣练图》、明张宏《句曲松风图》等。如果要寻觅海外的中国文物,波士顿美术馆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波士顿美术馆中国雕塑展厅


走进中国展厅,迎面就可以看到一个高悬的巨匾,上书“与古为徒”四个篆书大字,这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家吴昌硕在1912年专门为波士顿美术馆题写的。

美术馆早在1890年就成立了东亚部,是第一个系统性收藏中国艺术的美国博物馆,也是今天收藏中国艺术品最为丰富的美国博物馆之一。1904年,美术馆聘请曾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帝国博物馆美术部长的日本人冈仓觉三担任东亚部主任。以后冈仓带着自己的助手早崎梗吉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古都北京、洛阳和西安,以及上海等地大肆购买古物。今天,波士顿美术馆中国收藏中的许多精品,大多和这两个日本人有关系。

今天我们首先带大家来美术馆的中国古代雕塑展厅。这个展厅展出了来自中国上至汉代下至明清时期的精美雕塑作品。其中有一件唐代石雕的蹲狮。


△波士顿美术馆所藏唐代石狮


这墩石狮雄壮威猛,其不可一世的气势代表了典型的盛唐气象。这只雄狮肌肉发达,胸部和前肢魁梧粗壮,腰身却又劲瘦有力。在强调大块面的肌肉同时,创作者刻画出一条条肌肉的线条。雄狮皱额鼓目,掀唇张嘴,扭头抬爪,后腿蹲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仿佛要从地面一跃而起,显示出强烈的动感和威猛的气势。

这尊石狮可是大有来头。它原本是守护在龙门石窟万佛洞外室南壁的护法狮子,曾是龙门石窟中体型最大、造型最为精美的对狮之一。

狮子仪表雄伟,确实有王者气概。但中国并不出产狮子,传说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狮子才开始传入我国。东汉以后,佛教盛行,由于佛经对狮子的推崇,我国很快接受了西亚、印度等地传来的佛教仪轨,石雕的狮子开始普遍出现,用来镇守陵墓,驱魔辟邪。

在我国有着难以计数的石雕狮子,或者雄踞于王侯将相的墓前,或蹲坐在皇宫庙宇两旁,雌雄成对,遥相呼应,庄严浑厚,或凶悍,或妩媚,或威武,或敏捷。


△天安门石狮


我们最熟悉的是天安门前的对狮,这对石狮微微歪着头,半咧着嘴,既像是在笑,又仿佛在咬什么东西。左边的雌狮在前爪下还抚摸着仰脸玩耍的小狮子,母子相依;雄狮子则用左前肢踩踏一只绣球,憨态可掬。

关于这对石狮子,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比如说当年李闯王进军北京城,在承天门巷战之际,以千斤之力一枪戳去,误中蹲在桥头的石狮子腹部,顿时火星乱冒。所以今天石狮子的肚子上还有深约寸许的枪眼。

唐代是中国石狮雕刻艺术的巅峰时期,石匠们大胆取舍,除保留东汉以来的行走形式以外,还大量出现了蹲坐式的石狮。另外狮子肩上的双翅、头上的角,还有身上琐碎的花纹都统统被去掉了。可以说完全中国化,造型更趋向于写实。因为唐代狮子的造型主要为皇家服务,所以在审美上也更多地表现了上层社会的审美取向


△唐代帝王像


唐代石雕狮子为何在中国艺术史上最著名呢?因为这一时期的狮子的形象和唐代皇帝的形象在气息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唐代的君主形象都是威武雄壮,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而唐代的狮子也大多是鼓腹,肌肉粗壮而威武。当时的艺术家在雕刻狮子时,很可能参考了帝王的喜好。

关于波士顿美术馆所收藏的这墩石狮的细节故事,我们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文章作者

“骨董时光”刘越

发表文章260篇 获得28个推荐 粉丝1941人

刘越,古董圈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波士顿美术馆:日本人如何“挑选”中国文物

骨董时光带你看文物(2)

5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