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最后缔结的密约

作者:卜键

2020-04-22·阅读时长5分钟

7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8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与英法联军谈判期间的恭亲王奕訢(1860年11月2日由费利斯·比托拍摄)(FOTOE 供图)


伊格纳提耶夫的首先入城,法军高官的骑马前引,守门外军对他的持枪敬礼,被一些惊恐中的京城民众看在眼里,迅速传播开来。加上小伊原先有意设计的桥段:代联军发放保护寺院等场所的告示,在通州出面劝阻联军残害百姓,以及故意显示与两位特使的交情,都使他名声大噪。而今英法联军发出最后通牒,限令清方“三日内照复,五日内给银,初十日画押换约”,否则就轰击京城,直取皇宫,留守的文武大员惶急之下,竟将小伊视作救命稻草。

咸丰帝仓皇离京时,命恭亲王奕訢为钦命全权大臣,主持抚局,负责与英法特使议和;而以豫亲王义道、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为留京办事大臣,并指定义道、全庆主内,桂良主外。奕訢不敢身居危城,带着一帮子人在城外游动(即躲避)。城内主要是义道等主持。这位皇叔辈分的亲王庸庸碌碌,压根不是个支撑危局的材料,做过头等侍卫、喀喇沙尔办事大臣,曾陪林则徐在南疆勘察的全庆也是方寸已乱,好在巡防处未撤,一些在京大员在此聚会协商,而第一个选项,就是恳请俄国公使出面调解。他们先是派人到南馆探问,当晚与俄罗斯馆大司祭固礼沟通,次日便组团到南馆求见。谁来谁不来显然也经过一番斟酌,义道、全庆、周祖培没出面,领头的是署任步军统领、负责巡防事务的刑部尚书瑞常,以及文祥、宝鋆、麟魁、恒祺、崇纶等大员。瑞常出身蒙古镶红旗,道光十二年进士,年龄应比小伊的父亲还大,当初和肃顺一起多次与小伊会谈,算是老对手了,此时则不能不低声下气。这正是伊格纳提耶夫渴望已久的一刻,先静静倾听各位大臣的诉求,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沙俄对华的历次忠告,提供精良武器和军事教官的好意,交涉过程中肃顺的无礼,再有就是沙俄的强大……他说:

对俄国来说,如果要在一万俄里的中俄两国边境线上对你方任何一地发动一次无法抵抗的打击,那是轻而易举的。你们知道俄国有多少陆军,知道直隶湾停泊着我国的分舰队,尽管如此,但是俄国仍然不仅不愿利用你们现在这种走投无路的处境,而且还决心向你们证实它对贵国所抱的善意。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295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全球化:进或退

疫情正在重塑世界

85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