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15·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62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寻子 15 年,“ 梅姨”案受害者申军良盼父子重逢 。图为申军良展示寻亲海报(张迪 摄/人民视觉供图)
特约记者/应莱 实习记者/张锦
寻找“梅姨”
2019年11月底,李树全又去紫金县水墩镇黄砂村寻找“梅姨”了。
彼时的南国,还未步入初冬。午后气温能达30摄氏度,但夏季黏稠的湿热已经退散。地里的稻谷已经收了,田埂里少有人劳作。这是李树全第六次来到黄砂村,在他的描述中,这个位于广东省中东部的小山村并不富裕,村民的房子修得普通,比不上他湖南永州的老家。以前来时,他常看见许多村民留守,并未外出打工。农忙时,有40多岁的壮年男子在种地,也有垂垂老者。自2017年起,有不少外地人来到这个以说客家话为主的小山村,寻找“梅姨”的下落。
“梅姨”是近年来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人贩子。据广州警方的描述:她是单眼皮,约65岁,真实姓名不详。脸盘较大且圆,嘴巴较大,鼻孔外露。2016年,涉及9起拐卖儿童案的张维平、周容平等5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据张维平供述,这9起案件,他都是通过一名被称为“梅姨”的中间人完成交易。2003~2005年,她居住在城丰村鸡公山街,那是广州市增城客运站附近,也长期在惠州、紫金和韶关新丰等地活动。
在为数不多的信息中,黄砂村的鳏夫彭家庆,或许是唯一指向明确的线索。根据张维平的供述,他曾和“梅姨”去过黄砂村一名男子的家中,断定两人是“男女朋友”。彭家庆后来也向警方确认,他和这个被叫作“番冬梅”的女人同居过两年。但“梅姨”来去无踪,自己不知道她是人贩子,无法提供更多细节。他甚至没有看过“梅姨”的身份证,在提出结婚的意向后,“梅姨”便消失了。
这次来到黄砂村,村里人已经认熟了李树全,看见他便说“又来啦!”。这个来自湖南的农民工,是9起儿童被拐案中的其中一位寻子父亲。李树全对本刊记者说,最早到黄砂村寻人时,村民都对他爱搭不理。每次他都会到彭家庆家中坐上半个钟头,时常见不到老汉的身影。这次他和《河源日报》的记者一起,还在紫金县找了一个会说客家话的翻译,到了黄砂村后又扑了个空——老汉不在家中,去了女儿家里。有热心的村民开车带他们去找,或许是因为有了语言沟通的便利,这次彭家庆和他们聊了有一个钟头,透露了更多信息——他在最后忽然对翻译说道,自己听说过“梅姨”卖小孩的事,两人产生分歧,最后不欢而散。而在彭家庆女儿家所在的村子里,也有不少村民表示见过这个女人,她偶尔会到菜市场去卖些草药。
2019年11月,张维平等5人拐卖儿童案中的9名涉案儿童,有2名被率先找回。2020年3月,同案被拐儿童申聪也被找回。广州公安在两次警方通报中都曾表示:除了张维平的供述,暂无证据表明“梅姨”是否真实存在。但彭家庆的说法,却让李树全相信,“番冬梅”和张维平口中的“梅姨”是同一个人,“梅姨”是真实存在的。
电影《亲爱的》中张译饰演角色的原型人物、著名寻子父亲孙海洋也相信“梅姨”的存在。他曾陪同李树全等人到紫金县寻找“梅姨”。在他看来,人贩子的生意依赖稠密的人际网络,张维平等人是贵州出身,要想在广东拐来儿童后卖出,势必需要当地的中间人,“不然张维平也很难去联系买家”。而在张维平的描述中,“梅姨”也做红娘生意,人脉广泛,听起来相当具备充当一个“中间人”的条件。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