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04-02·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8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李思涯
历来论者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津津乐道,但很少人留意杜丽娘之梦在剧中被反复叙述有何意义。《牡丹亭》对梦的重述有九次:第十出《惊梦》,梦醒之后紧接着就是杜丽娘对自己绮梦的追述;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再次来到花园,回忆梦中情节,寻找梦中之地;第十四出《写真》,丽娘对春香讲述自己的花园一梦;第十六出《诘病》,杜夫人责问春香丽娘的病因,春香不得不讲出小姐的梦;第二十三出《冥判》,判官问丽娘死因,丽娘陈述她因梦而亡的经历;第二十七出《魂游》,丽娘鬼魂提到自己因痴情慕色一梦而亡;第二十八出《幽媾》,也提到自己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第三十九出《如杭》,回生后的丽娘向柳梦梅追忆梦中与他的甜情蜜意;第五十五出《圆驾》,丽娘向皇帝报告自己因梦而亡、因梦而生的前因后果。丽娘的梦多次被叙述,显然十分重要。
一、述梦中的欲望与情
表面看,杜丽娘的梦似乎只是她受情色的诱惑,不管是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 ”,还是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都是在色欲的层面上描写。不过,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明确表明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他塑造的杜丽娘,是“情”的代表与象征。因而,让杜丽娘沉湎其中的欲望与情,二者如何统一起来,需要得到阐释。这正好可以从杜丽娘之梦的不断叙述中寻找答案。
丽娘之梦的叙事视角值得注意。《惊梦》中丽娘从充满情色意味的美梦里醒来之后,她留恋梦中的温存,说:“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直接称呼自己姓名,表面上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梦,接着 “笑对奴家说 ”,又变为第一人称。接着在追叙之中,她又插入 “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 ”一句评论,评论通常为第三人称所发出。评论之后,她又说 “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 ”,又变为第一人称叙事。述梦过程,采用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跳跃,正显示出从犹豫不定的徘徊到最终确认是美梦的过程:始称 “杜丽娘 ”到“笑对奴家 ”,将梦确定于 “自己 ”身上;第三人称评论又跳出 “自我 ”,判定这是个 “千般爱惜 ”的“美梦 ”;继而通过 “又送我睡眠 ”的第一人称,使美梦变为一个与 “我”有关的甜美秘密。所以,梦醒之后的第一次追梦,至关重要,它有确定真实、固定意义的作用。正如吴吴山三妇所评:“自语一番,才觉梦境难忘。”梦,从此成为杜丽娘的生命动力。确定 “梦”与“自己 ”的关系的同时,她即刻明白 “两情和合 ”“千般爱惜,万种温存 ”的 “情”的本真。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