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20-03-11·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09个字,产生2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每年初春,小区外都会停一辆小货车,上面斜堆着玉兰、山楂和樱桃等庭院树木。两位来自山区的果农来这儿卖树,为了省下住店的钱,他们在人行道边竖起一座小帐篷,让我想起了一篇中学课文《梁生宝买稻种》。可今年春天,他们没有来。
这场疫情中谁的损失最重?凭直觉,越是体力劳动者、低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越多。写字楼里的白领在家办公了,顺带也把家务做了,小时工就没机会了。大家普遍降薪,只能节省,有限的钱用在糊口上,服务业也就没有客户了。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就是蓝领工人聚集的行业开不了工,没收入的还是这拨人。有人会不以为然,毕竟第一产业,也就是和土地打交道的行业在疫情中是最稳定的,也是最不能被釜底抽薪的。粮食生产事关14亿人口的口粮,事关社会民生,是生产生活的重中之重。可中国农民的收入,早就大半来自于粮食生产之外了。农业农村部曾有过调查,2016年,非农收入占比超过八成的农户比例已经高达64%。两位果农就属于这种情况,可疫情之下,他们进不了小区了,想种树的居民根本搬不动树木,有心无力,两位果农的这部分收入只能归零了。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52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