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者来信(107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3-11·阅读时长5分钟

7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4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保安“胡老板”

小区物业的保安队是外包制,队员工资很低,包食宿3000元,社保自理。这样的待遇,对应的却是每天工作12小时,日夜班轮值。

今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保安队只剩下一半队员,另一半回乡后来不了了。紧急招聘启事贴出去后,鲜有人上门,于是招聘条件一再放宽,终于补充进来几个,其中就有老胡。

老胡其实只有40岁,因为保安原本要求35岁以下,他在保安队里是年龄最大的,于是被冠之以“老”。保安队里几乎都是农村青年,老胡则是武汉本地人。上岗没几天,他就和许多业主成了“老朋友”,每天会跟大家热情地打招呼。

忽一日,老胡在小区微信群里做起了买卖,卖生活物资,主要是冷冻食品,比如牛羊肉、藕夹、肉丸子、速冻饺子,还有少量蔬菜、方便面等。对于被困家中的业主,老胡这些东西可是宝贝,一天工夫,全卖完了。同事们这才知道老胡原来是个老板。他在闹市区有一家餐厅,虽然规模很小,但每月净赚数万并不难。之所以他会来当保安,是出于对形势的预判。他觉得以武汉的疫情,他的餐厅恐怕得停业起码两三个月。闲着也是闲着,各个小区都封闭管理了,没有别的工作机会,正好我们小区招保安,他便来了。

“这么低的工资,怕是不够你这个大款塞牙缝的吧?”同事打趣道。而老胡坦言:“困难时期,苍蝇腿也是肉,我这个人务实,赚一毛减少一毛的损失……”算算老胡在小区里卖出去的存货,如果坏在了冰箱里,可是一大笔钱,老胡的收获才不只有工资。

干了半个月,某天,老胡被物业经理训了个狗血淋头。回到岗亭,他生气地将帽子扔到地上,准备不干了。“经理算什么?一个月也就大几千块钱工资。”老胡气呼呼地对人说。不过十分钟后,他还是捡起帽子戴上,继续履行保安的职责。

“老胡会说武汉话,对于小区一些刺头有一点威慑力,违规冲岗的人少了。保安队是得配备几个社会经验丰富的本地人……”昨天物业经理在安保会议上说,老胡听了很受用。

不过老胡终究会走的,以他吃苦耐劳的劲儿,未来挽回损失重新启程,当不在话下。小区里许多业主也表示,疫情之后一定会经常光顾老胡的餐厅。

(读者 朱辉)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应对不确定性

流动时代的危险与机会

969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