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奇
2020-02-26·阅读时长4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奇,上一节,我们讲解了蝙蝠的起源与进化,这一节,我将为大家讲解神奇蝙蝠的特殊习性。
我在2011年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入学前的夏天我被导师安排到广州的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跟着张礼标研究员学习,张老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注于蝙蝠行为生态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过很多有意思的文章。在未认识张老师之前,我就听说过他在科学界广为流传的一项研究工作是,通过观察犬蝠的交配行为,发现雌性会用舌头舔雄性的交配器官,这个发现可谓十分新奇,本来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就不多见,只在少数灵长类中记录过类似的行为模式,张老师团队的发现算是第一次在蝙蝠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行为。后来经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他们发现雌性犬蝠在交配过程中的舔阴行为与交配时间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雌性犬蝠的这种行为能够显著延长交配时间,之后研究论文在国外期刊《PLoS One》上刊登,当年被评为“搞笑诺贝尔奖”,一时间传遍科学界。
所以我在得知要跟着这位科研大佬学习的时候心里还是蛮兴奋的,同时,有所担忧,担心自己跟不上导师的节奏,担心工作做得不好被导师嫌弃等等,也担心导师脾气大不好相处,不过后来的相处让我明白之前的忧虑都是自己臆想的,张老师是个为人亲近,做事踏实的科研人员,跟着他学习是件荣幸的事,不过从此踏上了科研这条艰难的道路,从此跟蝙蝠打上了交道,直到现在。
在接触蝙蝠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和很多人一样对蝙蝠知之甚少,但幸好我身边有位蝙蝠专家,张礼标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很快开始上手各种研究工作,加上阅读了大量的资料,慢慢地了解蝙蝠这个特殊的动物类群。有时我们会在一起讨论蝙蝠研究的论文,聊着聊着就会说这个蝙蝠真是个奇葩,它有很多自己独有的行为上、生理上的东西,比如飞行,蝙蝠的前肢特化为翅膀,让蝙蝠成为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飞行的动物,这也让蝙蝠有了极广的活动领地。回声定位又是蝙蝠进化出来的又一神秘技能,蝙蝠不依靠眼睛导航,而是通过自身发出的超波和接收回声来判断前方的障碍物,这种方式我们叫它回声定位,用来实现蝙蝠的导航和捕食,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蝙蝠都有回声定位技能,但这种技能帮助了很大一部分蝙蝠摆脱视觉的限制,能够使它们躲开白天被捕食风险而只在夜晚出来,也能让他们在黑暗的洞穴里活动自如。还有冬眠行为让蝙蝠毫发无伤的度过食物匮乏的季节。特殊的抗病毒机制使蝙蝠自从出现以来就能立足,而不被众多致命病毒消灭掉。
以上是对蝙蝠整体生活习性的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下面我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蝙蝠,也是我博士研究的对象,它的行为更是奇特。这种蝙蝠叫扁颅蝠,顾名思义,头颅扁扁的蝙蝠,为什么它的头是扁的呢?这要从它居住的地方说起。扁颅蝠住在竹筒里面,通过一个非常狭小的缝隙出入,这个缝隙只有1cm左右的宽度,是刚发芽的竹笋被一些虫子咬破后留下的缝隙。所以扁颅蝠的头扁扁的是为了自由地进出竹筒,从而适应这种特殊的栖息环境。
扁颅蝠在竹筒里面是悬挂在竹筒的上端,这得益于它另外一个独特的结构,在它们手腕部和脚踝内侧长有厚厚的肉垫,表面是光滑的,就像壁虎、树蛙的吸盘一样,这使得扁颅蝠能够紧紧地贴在光滑的内壁而不会掉下来,因为下边不光空气不好还有蝙蝠的粪便。扁颅蝠并不像我们平时在小区、公园或者学校见到的那种黑黑的蝙蝠,扁颅蝠身体是金黄色非常惹人喜爱,身体比我们拇指稍大一些,体重有3g左右,也算是我们国内分布比较小的蝙蝠了。
这种蝙蝠是以家庭的形式居住在一起,一个家庭里面成员最多可达到21只,这也是我在贵州省荔波县出差时发现的最多的一窝了,一般来说一个竹筒里只有一只雄性,其余都是雌性或者幼崽,这种一雄多雌的繁殖模式,在动物界中比较常见。雄性控制了竹筒这么一个扁颅蝠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就能吸引更多的雌性,从而将自己的遗传基因传递给更多的后代。我非常喜欢这个扁颅蝠,它也是我的研究对象,我曾经一个人在广西的崇左市呆了三个月,去观察这种蝙蝠的繁殖行为,那种经历相当难忘。
以上种种蝙蝠特有的行为生理机制使蝙蝠成为现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动物类群,而且蝙蝠是对人类有用的,在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吃水果的果蝠是一些植物的花粉和果实的传播者,甚至是某些植物花粉的唯一授粉动物。比如,我喜欢吃的榴莲,它的花粉传播者之一就是蝙蝠。此外,吃虫子的蝙蝠每晚可以捕食大约自身体重1/3重量的虫子,这对控制很多农林害虫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虽然这方面的科普有限,但是我们应该多想着去保护蝙蝠,而不是把它们杀掉。
好的,本节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如果大家对课程有所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下一节,我将为大家讲一讲新型冠状病毒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欢迎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发表文章7篇 获得60个推荐 粉丝80人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