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买菜,生鲜电商的特殊红利期

线上买菜,生鲜电商的特殊红利期

作者:王梓辉

2020-02-26·阅读时长10分钟

18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44个字,产生5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疫情期间,随着多地相继实施了封闭管理的措施,快递小哥们要承担比以往更重的配送任务


转移到线上

到2月22号为止,上海姑娘晓宇已经32天没有出过小区了,因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买菜全靠APP线上下单,快递小哥送到小区门口后她再去拎回来。另一位宁波的姑娘则加入了附近超市组织的社区团购微信群,每天看店长在群里展示商品,然后大家在微信群里下单,等超市送到指定地点后再去取。

疫情期间,很多居民小区采取了限制出入措施,再加上餐饮企业大多还未复工,“线上买菜”突然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购物方式。

“能看到需求侧的旺盛。”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说,其平台的交易额在疫情期间同比增长了300%多,客单价也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120元。而美团旗下的“美团买菜”告诉本刊,北京地区的日销售量最高为节前的2~3倍。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线上生鲜的暴增:2020年除夕到初七的时间段里,生鲜果蔬类小程序的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的交易笔数增长了322%。

最明显的例证或许可以从侧面体现:为用户提供食谱分享服务的APP“下厨房”在大年初三那天服务器宕机了。下厨房创始人王旭升后来分析说,在当天下午四五点,用户集中准备做饭时,下厨房当时局部数据的访问量是原来的三四倍,他们很快做出判断,“宕机的原因应该就是疫情”。

生鲜类产品的线上交易让生鲜电商迎来了红利期,这既是市场需求的爆发,也符合防疫的政策指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2日下午就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流通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就表示,针对封闭管理的情况,他们鼓励实体零售企业积极发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业务,发布线上买菜电商平台的信息,方便居民网上买菜。

京东物流武汉亚一城配车队的快递师傅陈细伟之前主要负责的是B端企业客户,疫情期间也改变了工作内容,这些天一直在运送民生物资,每天大概要给10个小区送货,其中尤以蔬菜为最多。陈细伟说,武汉在2月11日起对全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每户每三天只准一人出门购物,电商渠道要承担更重的任务。

陈细伟前几天去汉阳地区的金地澜菲溪岸小区送货,因小区封闭,他给一位刘婆婆打电话,通知其到小区门口取快递。谁知刘婆婆说,让他把车开到小区二期门口,她看到车后会打招呼。当时陈细伟还没明白刘婆婆是啥意思,直到他把车停到刘婆婆指定的地方,抬头一看,发现刘婆婆正站在二楼露台上跟他打招呼。

陈细伟一问,原来刘婆婆不想下楼扎堆取货,觉得那样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才想了一招,自己站在阳台上拿着一根绳子吊着袋子放下来,让陈细伟把两盒鸡蛋放在袋子里,她再拉上去。陈细伟按照刘婆婆的指令,把两盒鸡蛋装好,然后看着刘婆婆往上拉,“我本来还担心她拉不上去,后来看她借着栏杆使劲,还挺顺利的”。

即使是传统商超也在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家乐福北京四元桥店生鲜蔬果课课长胡继华告诉本刊,家乐福在北京地区有22家门店可供应生鲜类商品,以前每天在蔬菜水果部分的进货量维持在50吨左右,而疫情期间涨到了200吨。她所在的四元桥店最多的时候每天能卖出10吨以上,这几天有所回落,也稳定在了5吨左右。其中线上订单比例在这段时间内从之前的不到2%快速上升到了7.6%,每天的线上订单量在500到600单左右。

趁此良机,家乐福近期也在大力推广“家乐福到家”的线上服务,相关的广告在其店内随处可见。2月5日,家乐福“1小时达”接入“苏宁易购”APP,距门店3公里内的用户下单可享1小时极速送达;2月12日,家乐福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小程序,仅一周时间获取用户超50万。苏宁家乐福CEO田睿就称,根据数据,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春节期间增长了三倍多,蔬菜订单量同比增长680%,其中大白菜、土豆、白萝卜、西红柿订购量最多。

文章作者

王梓辉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5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准备复工

学会与疫情相处

206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