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20-02-26·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714个字,产生5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截至2月21日,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华东地区复工率都超过70%
艰难复工
“2019年圆满收工。”2020年1月11日,56岁的东莞格瑞家具厂老板曾武祥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上,他那两层共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门口,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几堆包装好的货物。一辆印着英文字母的15米半挂车停在厂房口,等待着叉车和工人将这些纸箱装货,箱子里装的曲木桌椅等家具将就此发往欧美市场。
这是曾武祥年前的最后一批货。做完这一单后,家具厂就将进入春节假期,40多个工人几乎都回了家,曾武祥也自驾从东莞回到了江西吉安的老家。如果不出意外,按照珠三角往年的规律,正月初十前后,工人们就将有序回来复工。“最晚肯定不超过元宵节。”曾武祥说。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这十几年如一日的节奏。直到2月20日接受采访这天,曾武祥的工厂还没能复工。此时距元宵节已过去近半月,他每天吃住在厂区,偶尔靠睡觉打发时间。“我现在是在自我隔离,你哪知道外面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曾武祥对我说。东莞现在返程人员在逐步增多,他怕有感染风险,尽量不出厂区。
工厂更离不开曾武祥。疫情扩散之际,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在老家封村前一天自驾回了东莞。2月中旬,家具厂所在的东莞大岭山镇传出可以复工的消息,前提是得做好防疫、通过检查。于是,曾武祥写完复工申请材料,将这些材料交给厂区工业园所在的村,再由村里交给镇,镇里派人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工。为此,曾武祥花了几千元,将一个多月前还堆满出厂货物的厂房,摆上了6大箱84消毒液。
2月10日是广东省规定的复工时间,“世界工厂”东莞市有4491家企业开工,其中制造业企业占80%,很多是具备医疗物资生产资质的企业。东莞市人社局介绍,复工复产要采取分批的流程,一步接一步来,“复工不是扑面而来全都到位的”。截至2月20日,曾武祥所在的园区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复工,他说:“大家都在等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四个到位”,即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同时还要做到“八个一”,对每位员工做到健康状况检测、测体温、戴口罩、设隔离留观室等八项,还要求召开员工安全大会等并拍照为证。曾武祥将厂区宿舍顶楼腾出来5~6间房子,专门做了隔离区。“口罩我们有,因为平时做家具,库里存着几千个工业口罩。”曾武祥说,2月21日,镇上来人检查后同意复工,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通知星散各地的员工回厂。
疫情让全国各行业都陷入了停摆。无论是对哪个行业而言,从停滞走向恢复,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防疫物资无法到位。“物资真的非常难买。”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从2月初就开始求购各类物资,“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渠道”,甚至在听闻比亚迪要生产口罩后也主动联系,却被告知不外售。最后在政府协调下,他们才从海外多个渠道购买储备了1万只口罩。按照每个员工每天两个的量,这些物资可供180人的公司坚持一个月。等筹到防护物资,复工日期又被推迟了一周。
更大的困难在于人手不足。曾武祥所聘请的工人多来自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疫情较重,当地封村封路,能否回来还很难说。他已让湖北和江西九江的员工暂缓复工,“反正也回不来”。
为了解决复工过程中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多地都开通了点对点专车专列甚至包机服务,为大企业工人返岗复工运送人力,上演另类的“抢人大战”。比如,浙江湖州从2月16日起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在48小时内接回了1.6万名工人,其中包括3000名新招员工,他们能享受到一次性1000元的生活补助。
一家协助湖州政府包机引才的人力公司负责人说,整个过程中,最难的一环就是工人如何从村镇里出来。政府承担了包机返工所有费用,但这笔钱花得划算:在春秋航空包机从昆明到上海的价格是46万元,“人社局(领导)算了一笔账,员工一天不到位,企业每日损失上百万元”。
不过这些包机包车,多集中在各地政府扶持的大中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有机会享受。曾武祥说,即使正在慢慢复工,他内心也很焦虑:每月要缴房租7万元、养活40个工人,年前还采购了30万元的进口木材原材料,准备年后开工大干一场,但上游目前却基本没有订单。
“这样我还是无法开工啊!”曾武祥说,家具厂平时主要负责加工曲木家具,上游企业有其他家具厂、外贸公司等。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则对我说,他们目前订单也很少,主要是海外客户考虑到疫情影响而没有下单。如今,曾武祥的账上能储备的资金不到15万元,已经很难给员工发全款工资。他打算疫情期间先按照东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不然我可能一个月都坚持不了了”。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27个推荐 粉丝702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