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晶华
2020-02-18·阅读时长3分钟
大家好,下面我们讲第二个时段。
第二个时段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明治二十年代和明治三十年代,实际上在进入明治二十年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日本近代的第一个小说文论,就是写实主义文学。写实主义就是二十世纪期间流行世界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它一开始在日本被称为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文学最早也是在总结学习到的西方文学、翻译文学各种各样的经验,反思自己国家江户时代文学的不足之处之后,由文人、作家提出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家叫坪内逍遥,他写了日本近代的第一部文论,叫《小说神邃》,这本书很早之前北大的刘振瀛已经把将它翻成中文,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他(坪内逍遥)写的这个文论里面提出了自己对近代文学应该怎么写的各种各样的见解。写了文论以后,他又创作了一部小说,叫《当今学生气质》,第一次把笔触对准了新时代发展的原动力,学生。但是最后这个小说总体上来说,并不是很成功,因为他的理念在那个时候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他在实际创作的时候,还是难以摆脱早已习惯的江户时代传统的通俗小说的写法,所以这本小说存在理念和实践相脱离的毛病。
▲坪内逍遥
他有个学习俄语专业的好朋友,叫二叶亭四迷。二叶亭四迷对自己好朋友的这些理论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和批评以后,也写了一篇论文,叫《小说总论》,他也提倡写实主义的写作,只不过在伦理上,作者受到俄罗斯文学(家)别林斯基的影响,把写实主义的理论阐述的更加透彻,再后来二叶亭四迷又按照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写了一本小说叫《浮云》。这部小说,成为了日本近代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一百多年过去,文坛对它还是赞赏有加,书里最早提出了言文一致,也就是文言和白话文,口语体的文章相结合,用口语体的文章来取代过去的文言,这本书这方面做得很成功。
▲二叶亭四迷
第二个时段的第二类内容,是拟古典主义。因为明治时期的前的二十几年都是向西方学习,所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等方面全部都是学习西方,这在思想潮流方面引起了保守主义者的不满。他们认为,日本也有历史,他们古典也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何必样样都向西方学习?所以在思潮史上引发了国粹主义思潮,而凡是社会上的思想思潮,一定会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日本近代兴起了文学结社,有共同主张的人,比方说,都主张浪漫主义,在一个大学里面读书,就会搞一个同人杂志,同人学会。大家都坐在里面,分别写小说、诗歌、评论。同人杂志,也就是一般说的同人社最少的只有三五个人,最多的可以达到一百多人,明治时代最大的同人社就是砚友社。当时他们成立砚友社的就是受拟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砚友社的社长叫尾崎红叶,他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作家,但是他的主张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说:“文语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我们全部改用口语呢?”之后他便创造出一个所谓半文半白的写作方法。砚友社的文学属于拟古典主义,拟古典主义有三位杰出的作家,一位便是尾崎红叶,第二位是幸田露伴,这两位都是男性作家。第三位是现在五千元的通用日币上面印着的樋口一叶,这是位女性作家。她是当时女性作家的代表,明治时代的女性作家很少,并不像现在女性作家数量有很多。遗憾的是樋口一叶,只写了二十二篇短篇小说,几乎没有写过中篇以上的小说,便在二十四岁因病去世了。但是她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贡献非常大,所以日本人把她印在钱币上面以示纪念。
▲5000日元纸币上的人物——樋口一叶
第三类内内容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有浪漫主义的诗歌、浪漫主义的评论和浪漫主义的杂志,这三项内容构成了明治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准确从年份上面来说,是明治十九年到明治三十九年,也就是从1886年到1906年这整整二十年。
欢迎转发与分享下方海报
与更多人一起
探寻日本文学的思想与灵魂
发表文章61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334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学翻译名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