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若简
2020-01-18·阅读时长8分钟
各位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潘若简,今天这一讲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电影运动,它的影响非常深远。一般来讲,我们会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创作,但是实际上当我们细看这场运动的话,我们会发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真正包含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的影片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由于它的影响特别巨大,我们在脑子里总会觉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有很多的创作,有很漫长的创作时代。
我们今天就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具体创作和它的深远影响,一点一点地来回看这段非常有意思的历史。
一般来讲,我们会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是从1945年到1950年到达了它一个创作的高峰,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回看的时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普通观众的头脑当中是非常有名的,不管你看过几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我们头脑当中会立刻显现出一些片名,比方说《偷自行车的人》,比方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比方说《米兰的奇迹》等等。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回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候,它作为一个有着明确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电影运动,其实时间并不长,作品数量也不多。
▲《偷自行车的人》
那么一般来讲,我们把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它的准备时期,一个是它的高潮时期,最后是它的一个转型时期。那么它实际上最有名的创作是在创作的高潮时期,这个时间段其实非常短,大概是从1945年到1950年,这一段时间内其实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它的影响特别深远,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和法国受到了特别热烈的欢迎,而且在电影评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后来的法国新浪潮的诞生也产生了特别重大的影响,因而我们会有一个错觉,我们会觉得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有长久的、长远的电影创作,但实际上我们说它真正的创作高潮时间非常少,里边的作品也不多,一会我会详细地把它从准备时期到高潮时期和到最后的转型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那么在意大利电影的创作高潮时期,我们想要提醒大家,一个是数量不多,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它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非常高的艺术评价,但是实际上从当时在意大利的本土票房来讲,它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作品,有观众喜欢但是实际上票房并不高,因为意大利观众在历史上来讲是一个格外喜欢看美国好莱坞电影的这样的电影观众,它一直是好莱坞在海外、在欧洲最大的市场,那么普通的民众是非常喜欢看好莱坞的类型片的,实际上观众并不是那么热爱新现实主义,因为新现实主义它所呈现出来的普通人的生活,战后艰难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讲,一方面他在里边能够看到自我的生活,但是另外一方面,现实主义所提供出来的这种真实,对普通观众来讲,如果他有娱乐的需求的话,这个需求其实并不能满足他们,因而在跟观众的沟通上来讲,它并不是那么受欢迎,它在左派知识分子的影响当中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普通观众其实更热爱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和娱乐电影。
另外一方面就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其实也一直不受意大利主流的政治、主流政府的宣传机构的喜欢。因为在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共产党在1948年前后在大选当中失败了。天民党获得了政权,那么天民党当时有一个内阁的成员专门主管电影,他叫安德烈·洛蒂,他当时曾经公然的批评新现实主义,认为新现实主义没有为观众提供面包了,他认为新现实义的这些创作在海外给意大利蒙上了一层灰尘,所以他说:我们有那么多美好的生活,你不表现,你为什么要表现这样的生活?因而,安德烈·洛蒂在主管电影的审查时——因为当时意大利电影如果要拍摄需要获得政府的贷款支持,在剧本送审的时候,新现实主义的很多创作的剧本就不被批准。
那么如果海外发行的话,政府给的支持也非常少,而我们知道新现实主义电影它其实最大的票房来源是从海外市场获得的,因而新现实主义有它非常重要的世界影响,但是它实际上在自己内部的创作当中,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回看这样的一个背景时,再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我们才会更能够理解这些艺术家们,这些电影的创作者们,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进行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初衷、他们的应对之策,最后产生的这种重要影响是多么的难得和多么的珍贵。
当我们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候,它对世界电影的影响,特别是在创作方法上和美学原则上的影响,其实有一些很重要的点。
一方面它提供了一个美学上的创作纲领。这些纲领到今天还有很多的电影艺术家或者说电影的创作者们,会去效仿,会去继承。
另外一方面就是它把人放到了一个格外重要的角度上去,它观察、体现、表现在自然当中的人,在社会困境当中的人。那么在美学层面上来讲,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一个是它提供了孤独的,绝望的,人物形象,另外一个就是它把自然景观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角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所有的创作者,不管是谁,在新现实主义电影每一部具体的影片,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它在故事情节之外所呈现给我们的那些壮丽的社会景观,那些一个个特别性格鲜明的,特别有表现性的、特别独特命运的人物形象。
当我们讲到新现实主义的时候,我们先回看一下新现实主义产生的一个创作背景。1945年以《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a, città aperta,1945)为开端,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新现实主义的开端之作,罗西里尼在拍这个故事的时候,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他跟编剧两个人听了当时一个抵抗运动的口述,两个人完全根据口述开始创作,在罗马实景拍摄,然后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意大利战争和战争结束之后的真实生活就呈现在一部电影当中。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那么后来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一个最高潮的时期,它所有的主题的表达都围绕着抵抗运动、反法西斯斗争当中人民的生活和的勇敢英勇斗争这些事情来展开。所以战争和战后的意大利的真实生活,他们的社会面貌、人们的道德的精神状况,经济的形态,都对电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新现实主义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我们知道在战争当中,意大利影城被摧毁了,无法正常拍摄,但是在战争当中,意大利人民的各种各样的经历又积累了特别多的故事,那么这些故事是对于艺术家来讲、对于创作者来讲,他们有急于要表达的这样一个愿望,因而在这种愿望底下,是一个非常自觉的选择:我拍普通人,我要把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表现出来,在这个情况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了一个从身边的生活,从身边的社会新闻当中迅速去拍成电影的主观愿望。 那么这些在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初期阶段当中,它的战争和战争之后,人民生活的基本状态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个,在这里面特别强调的就是普通人在战争当中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选择,他们反法西斯这样一个特别自觉的、本能的、人性的选择,这成为故事当中一个决定性的创作背景,我们从《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一直到《米兰的奇迹》(Miracolo a Milano,1951),一直到《温别尔托D》(又名《风烛泪》 Umberto D,1952)一直从战争的尾巴要结束的时候,开始记录这些东西,到战争结束之后,百废待兴,普通的百姓如何从战争的创伤中苏醒过来,恢复过来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成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基本背景,就是它的战争和战争之后的一个状况。
▲《温别尔托D》
电影在意大利电影的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在电影诞生之前,意大利其实是一个很有艺术传统的国家,他们有非常重要的轻歌剧的传统、绘画的传统。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但是在电影诞生之前,在法西斯统治时期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意大利其实是一个文盲特别多的国家,教育程度并不是那么高,所以有大量的文盲。那么这些文盲观众最喜欢看什么?最喜欢看电影,因为它简单,而且电影在意大利电影的早期创作当中,票价并不是很贵,就是一包通心粉,吃一碗面的钱就能看一场电影,它是最普通的,最廉价的一种娱乐和消费方式。
但是意大利知识分子又特别看重电影,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媒介,可以用视觉和听觉去表达故事,甚至是表达思想的新媒介。所以意大利知识界对电影的重要性又特别看重。那么新现实主义的这些创作者们在进入新现实主义电影这样一种美学方法的创作之前,其实他们在立场上来讲都是偏向左翼知识分子的,他们都是有非常明确人道主义精神和反法西斯精神的。
这是新现实主义在意大利的诞生,从背景上来讲,这些有影响力的、有思想的艺术家们是非常一致的:要用电影这样一个新媒介去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的,这是它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另外一方面,其实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也格外重视电影,那么他们很早就意识到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非常直接的政治宣传能力。所以其实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早在1932年就建立了,那么1937年罗马高等电影实验中心,我们以后会叫它“电影实验中心”是在罗马被建成的那么当时意大利还有非常有名的一个电影杂志的刊物叫《黑与白》,也有人直接把它翻译成《电影》。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杯
我们会看到,比方说电影节、电影教育,电影的专业期刊刊物都在30年代就完成了。我们现在知道法国的高等电影研究学院大概在1943年,所以法西斯政权很早就意识到电影作为媒介的重要性。
在反法西斯电影时期,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之前,在意大利电影的银幕上,观众们在看什么样的电影?大概有这样两类到三类的电影:一类是政治宣传片。当时的意大利电影公司:luche电影公司,有大量政治宣传片,有大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记录了当时的元首墨索里尼的日常生活,他对军队的视察,每天的演讲,意大利军队在海外又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意大利人民现在过着什么样的幸福的生活等等这些纪录片。
那么另外一部分电影是宏大的历史片,是从默片时代开始的,意大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了很多像《庞贝城的末日》(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i,1913)这些非常巨大的,宏伟的布景,非常华丽的视觉效果,去创造一个古罗马帝国幻想这样的一种电影。
▲《庞贝城的末日》
普通老百姓看的商业片是什么?在电影史上叫“白色电话片”讲的是小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生活家里都会有一个白色的电话,显示他们生活的高级、高贵,故事主要讲资产阶级小情小爱,灰姑娘的故事,富家子弟爱上平民姑娘的故事,这些就是“白色电话片”所代表的通俗情节剧。
所以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诞生之前,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的电影,大概是这三类,就是政治宣传片、白色电话片和非常华丽的空虚的历史剧。我们会看到这三种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跟真实的现实生活极为遥远。
好,以上就是本节的内容,我们这一节讲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背景和它的一些基本情况,下一节我们会进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的代表作者们。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与更多热爱电影的人
重返影史高光时刻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24个推荐 粉丝173人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著有专著《意大利电影十面体》《意大利式喜剧》等 。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