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20-01-07·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10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路德维
我相信,欧洲以外的大部分西洋古典乐迷很多都崇尚所谓德奥音乐传统,即17世纪起于欧洲大陆德语文化圈形成和发展的西洋音乐传统,其中心为现德国与奥地利境内。
无可否认,德奥音乐对整个西方音乐传统的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声和对位法,都由德奥作曲家发展得淋漓尽致。法国和意大利有她们伟大的歌曲和歌剧传统,但器乐、尤其是交响乐传统便远远不及德奥深厚。我们也许向往到巴黎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或维罗纳罗马式圆形露天剧场观赏比才、古诺、罗西尼和威尔第的歌剧,但到了巴黎和罗马的音乐厅,还不是乖乖地听当地有口音或音色以“德奥化”的本地乐团演奏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马勒吗?是以,我们好西乐者大抵都希望到维也纳一瞥贝多芬的槌子键琴,于金色音乐厅听听马勒从前指挥的那队冥顽不灵又音色诱人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到乐团的“母公司”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看看歌剧(哪怕是意大利歌剧!),又或者去莱比锡找寻门德尔松、找寻巴赫的足迹,到柏林欣赏“世上最顶尖”的柏林爱乐,看看柏林爱乐厅旁边乐器博物馆的馆藏等等。
我也曾专程去过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朝圣、在捷克布拉格的不同音乐厅流连过(毕竟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是德沃夏克)。但荷兰和语言不属德语系的捷克,都明显受德奥传统所影响;德沃夏克的旋律再动听,也受德奥文化圈牵制。令他名声大噪的,可不是由德国人勃拉姆斯介绍让柏林Simrock出版社出版的《斯拉夫舞曲》吗?匈牙利人李斯特和挪威人格里格,都在德奥圈子混过。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