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醇酒,女人和歌曲:13世纪拉丁语歌曲集《博伊伦之歌》

作者:爱乐

2020-01-07·阅读时长10分钟

5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213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陈默

中世纪全盛时期的歌利亚德

长久以来,中世纪一直是黑暗时代的代名词,西方基督教世界贫穷落后,战乱和瘟疫频发。人们痛恨基督教神职人员的贪婪腐败和玩忽职守,一些隐修制的改革家们呼吁要恢复早期教会那种守贫和虔敬。中世纪全盛时期的重要时代标志之一就是一些新的隐修院修会的建立。1084年,科隆的布鲁诺建立了加尔都西会;1098年,罗贝尔建立了西多会;1120年,诺贝尔建立了普雷蒙特利会;1156年,伯尔刀都建立了加尔默罗会;1216年,圣多明我建立了多明我会;1223年,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建立的方济各会的会规得到教皇的认可。其中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和加尔默罗会也称为托钵修会,要求会员托钵行乞,深入民众之中传教。

另一种大教堂制度则产生了独一无二的中世纪神学,哲学史上这段时期也称为“经院哲学”时代。奥里亚克的吉尔伯特(Gerbert of Aurillac),彼得·阿伯拉尔(Peter Abelard),明谷的伯尔纳(Bernard of Clairvaux)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是这种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这些大师的才华和品格吸引着莘莘学子,孕育了中世纪的大学。在法兰西的巴黎、奥尔良和蒙彼利埃,英格兰的牛津和剑桥,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并蓬勃发展。师生学者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组成行会,称为universitas,即今日大学名称的由来。

然而,还有一群有双重身份的人游荡于这两种体制之间,这就是本文的主角——歌利亚德(goliard,也写做goliart,gouliar,gouillard)。他们可能是游方学者,也可能是游方修士。尽管保持着教士身份,但因为无法在教堂中获得一个永久职位,他们只能到处流浪,为提供给他们衣食的雇主服务。这些歌利亚德放荡不羁,贪吃好色。拉丁语gula(喉咙)可能就是歌利亚德名字的来源,也有一说是他们忠诚于主教歌利亚斯(Golias),一位名字来源于《圣经》中巨人歌利亚(Goliath)的虚构的传奇人物。明谷的伯尔纳曾给教皇英诺森二世写信,指责阿伯拉尔的新思想,称他为“歌利亚斯”。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5个推荐 粉丝18380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