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走进单身女性时代

作者:读书

2020-01-03·阅读时长12分钟

349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08个字,产生9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严飞

全世界正在迎来一个属于单身者的时代: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终身不婚;二○一五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单身人数占 51%;在德国不到八千万的人口中,单身者和独居者接近两千万;中国的单身人数已经超过两亿 ……

在美国,单身女性的地位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的作者丽贝卡 ·特雷斯特(Rebecca Traister)通过深入了解单身女性的快乐烦恼、生活经历后告诉读者,现代女性的命运不再是简单的 “二选一 ”,而是有了多种选择。她也将单身女性的地位变化融入美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们投身医疗救护、工业生产,在女权运动浪潮中积极争取各种权益。九十年代初,一个名叫希尔的法学教授指控上司在工作期间对她进行性骚扰,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对女性权利的广泛讨论,大力推动了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重视。同时,女性的婚姻和生育模式发生了急剧变化,大量的女性在那时放慢了步入婚姻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不是只有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才能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

说到单身生活的无拘无束、快乐自在,不由得会想起一部美剧 —《欲望都市》。里面的女主角们不论是怎样的性格,都展现出了充沛活力,享受着大都市里独有的充满诱惑的人生,实现着自己的事业和爱情理想。而现实中的美国大城市里,不论是在街道、剧院、办公大楼还是公寓的每个角落,也到处都有着将自己的能量一点一滴挥洒的单身女性。城市的确为单身女性们提供了更安全的庇护,也让她们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主宰自己的选择。然而,自由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争的事实。根据特雷斯特的记录,很多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女性遇见自己心动的伴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人口大迁移的背景之下,城市中的女性人数已经远远大于男性的时候。美国许多西部大城市,也就是那些曾经是农庄而如今改造成为科技工业区的城市,单身男性的数量要大于单身女性的数量。而在东部的一些城市,包括波士顿和亚特兰大,女性的人数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纽约市单身女性的数量比单身男性的数量多了大约十五万。这样的男女比例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单身女性数量的直线上升。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女性还是愿意选择留在大城市里一直这样单身下去,或者说尽情享乐一个人的生活。

当然,有些人说,单身生活自由潇洒固然好,但时间久了,难免孤独。可作者在书中明确地指出,孤独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长期孤独是生物学层面和细胞层面发生的一种身体状况。这种状况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的,还有一部分与我们还是新生儿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也就是在我们想要寻找伴侣之前早已存在的。在一些女性看来,孤独是一种亲密感的缺失,但不一定能通过婚姻得到缓解。从调查来看,在四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孤独,而这些人并非都是单身。有过失败的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亲密感不一定会假以时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相反,恋人之间的亲密感往往会随着时间渐渐消退。当你躺在理应是你最亲近的人身边,却只感觉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没有心意相通时,那反而是你最孤独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明白虽然婚姻可以缓解孤独,但却不是解决切身问题的可靠办法。因此,很多女性要么拒绝进入婚姻,不想依靠丈夫过生活,把自己的成年生活牢牢拴在婚姻上;要么选择在情爱上的 “小打小闹”,拖延进入围城。那么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24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93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