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学术史视野中的“述学文体”

作者:读书

2020-01-03·阅读时长11分钟

59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7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陈平原

与唐宋诗文或上古史研究不同,“现代中国研究 ”往往与当下的思想文化潮流,乃至政治局势相互激荡,好处是问题意识突出,缺陷则容易陷入古今循环论证。当初选择这个题目,确实别有幽怀,日后在推进过程中,腾挪趋避,更是得失寸心知。如今到了收官阶段,正准备撰写序言,收拾无比杂乱的书房时,竟然发现好几篇早年文章手稿,其中有两则让我感慨万端。

初刊《东方》创刊号(一九九三年十月)的《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其中这段话,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了,至今重读,仍让我热血沸腾:

我曾经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一学术思路: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注重学术;在官学与私学之间,张扬私学;在俗文化与雅文化之间,坚持雅文化。三句大白话中,隐含着一代读书人艰辛的选择。三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并非逻辑推演;很大程度仍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挑战的一种 “回应 ”—一种无可奈何但仍不乏进取之心的 “回应 ”。

只有明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及学界的状态,才能体会其中的憋屈与悲壮。不知道为何这份手稿居然能存留下来,当初文章完稿后,一般都是直接送编辑部或印刷厂,极少有重抄或复印留底的。更不可思议的是《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此文初刊《学人》第二辑(一九九二年七月),后入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拓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一九九八年版)等,那是我比较得意的长文之一。文章写在广播电视出版社每页五百格的大稿纸上,总共五十九页,书写潇洒,偶有涂抹,几乎可作纪念品收藏。更重要的是,此文最后两段,既是史学论断,也隐含着我当年的心境:

章太炎对中国私学传统的推崇,在学术精神上是力主自由探索 “互标新义 ”,反对朝廷的定于一尊与学子的曲学干禄;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则是借书院、学会等民间教育机制,来传国故继绝学,进而弘扬中国文化。

民间讲学涉及经济、政治等一系列问题,并非一句 “学术自由 ”就能解决。章太炎一生坚持私人讲学,多次拒绝进入大学当教授,有其明确的学术追求。至于章氏私人讲学所面临的困境、所取得的实绩,以及借此建立学派设想之实现等相关问题,只能留待专文论述;这里只是突出章太炎对中国私学传统的体认与继承。

手稿及刊本所署写作时间,都是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五日;可我清楚地记得,此文应写在《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论胡适的学术取向》(撰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刊《学人》第一辑,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之后。翻查日记,终于发现 “立字为据 ”也不一定可靠 —此文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开笔,完稿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五日。当初大概是忙晕了,题写时间时,忘记已经 “天增岁月人增寿 ”。

一九九一年对我来说是个十分关键的年份。元旦那天,写下《〈千古文人侠客梦〉后记》,为完成一部突发奇想的小书而得意洋洋;半年后撰写 “校毕补记 ”,则感叹喜爱剑侠的父亲去世,“再度灯下涂鸦,不禁悲从中来 ”。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我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急忙赶回潮州。病床前,母亲称已无力回天,父亲弥留之际,多说好听的,让他宽心上路。日后多次回想当时的情景,埋怨自己不该絮絮叨叨,但又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父亲的英年早逝,对我是个巨大打击,但也促使我迅速成熟。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也最牵挂我的人走了,以后一切都只能自己做主。因机缘凑合,在日本 “国际友谊学术基金会 ”(筹)及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与王守常、汪晖合作主编的《学人》在这一年十一月问世。事后想来,以当时的舆论环境,《学人》能够破土而出,实在是个奇迹。起码开创了民间办刊的新路径,也算是实践了章太炎的私学理念 —起码我自己是这么想的。

我在《学人》第一辑上,除了《学术史研究随想》,还有一篇专业论文《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论胡适的学术取向》。单看题目,不难明白当初我的困惑与抉择。可我更怀念的是同年四月撰写,因各种缘故压了两年才刊出的《学者的人间情怀》(《读书》一九九三年五期),此文当初引起不小的争议,日后被别人收入多部选集中。这回翻箱倒柜,特别希望能找到此文稿,可惜没能如愿。

对于我来说,一九九一年是重要的转捩点,如此巨变,既是人生体验,也是学问境界。当年发表大小十二文,谈武侠的属于前一年的积累,说学术史的,方才是刚刚开启的新天地,而《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论胡适的学术取向》《在专家与通人之间 —论胡适的学术取向》《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三文,日后收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因这三篇论文(加上那则《学者的人间情怀》)与我日后的人生选择及学术道路密切相关,我对自家的学术史 “三部曲 ”十分在意。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93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