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破净”成了常态

作者:邢海洋

2019-12-09·阅读时长2分钟

98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67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1月A股仍在调整,资产为正的企业中破净股逼近400只,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十分之一,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比例,均接近历史峰值。为什么如此多的股票都值不出资产的价格,“破净”是否应该是普遍现象?

一直以来,投资者都认为“破净”是非常态现象,“破净”股大量涌现往往预示着市场大底,如2005年998点时“破净”股占比高达13.4%,2008年市场调整超过70%后,“破净”股占比10.9%,随后市场均开启了大尺度的牛市。但近年来的情况却有所不同,2017年收官后,两市留下了40只“破净”股,2018年股市大跌之年,年底两市留下422只“破净”股,尽管转过年股市反弹,但在反弹的高峰,仍有很多“破净”股存在。随着市场平静下来,“破净”资产公司越来越多,从5%到年中的8%再到现在的10%,“破净”依然故我。

其实在海外市场,股票以折价交易不是罕见现象,自可等闲视之。美股10年来涨了3倍,但“破净”股仍高达20%。港股中的“破净”更是家常便饭,2016年初甚至出现过恒生指数的“破净”,在均值“破净”的情况下,接近一半的恒指成分股都在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交易。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非洲诱惑

中国人创业考察

907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