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2019-11-13·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9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老牛)
记者/刘畅
实习记者/李秀莉
“德云女孩”
“老秦拿了我的笔签的名,但没给我签!”在一群少女的簇拥和惊呼中,不远处身材高大、深夜仍戴着黑口罩的“老秦”快步登上自己的车。11月1日的湖广会馆归于宁静,我身为一名男性观众的“尴尬”也终于化解。
这是一场德云社第七队的相声演出。德云社女粉丝有个“德云女孩”的普遍称谓,她们口中的“老秦”是其中的一名演员秦霄贤。戏园子的演出每晚都有,再普通不过,网络平台的票也不贵,上下两层的包厢和散坐,都是木头桌子、木头椅子,与舞台的远近差距,不过几步之遥,原价也都在一两百元,却一票难求,黄牛将票价炒高四五倍以上。晚场的相声表演20点开始,19点40分进场,售票门口不到19点便坐了一排手拿礼物、穿着入时的年轻女孩,她们买不起黄牛票,其中的一些等在第七队入园前给全队送礼物,一些专为秦霄贤,等到21点前后他进场,甚至一直等到全场演出凌晨前结束。
看上去,德云社演出并未因这次“退群”事件受到太大影响。粉丝们等待的德云社演员往往都有微博粉丝群,他们在粉圈中的专门用语是“蒸煮”(即“正主”),表示偶像本人,而10月29日这些“蒸煮”曾突然集体退出微博粉丝群。德云社始终没有向粉丝交代原因,粉丝间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信息是德云社的一名年轻演员与一名初二女粉丝频繁私聊,以及德云社部分演员跟粉丝借完钱后便解散粉丝。
虽然数小时后演员又加回粉丝群,粉丝的不满却因这一不明所以的行为集中爆发。他们所在的V+粉丝群需要缴纳168元的会员费才能进入。那是微博推出的专属会员服务体系,粉丝可以加入微博大V本人担任群主的V+粉丝群,大V在其中通过社群、直播、问答等方式,与粉丝互动,实现社群变现。而德云社的众多V+粉丝群平时普遍没人管理,资深的粉丝在线下也难以享受任何优惠,仍要从黄牛手中买位置好的票,群里的“蒸煮”原本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2018年11月4日,张云雷与杨九郎在德云社黑龙江分社演出(IC photo供图)
一个看似传统的相声班社何以与最时髦的粉圈产生这么大的碰撞?我来到演出现场一探究竟。门口的阵仗让我嗅到一丝粉圈的气息,但我本以为检票进场后,我的性别焦虑会有所缓解,毕竟在传统印象里,愿意迈进戏园子的人,大半都是手上盘着核桃的中老年男性,或者是些旅游团来体验老北京传统文化。结果我仿佛误入了地铁中的“女性专列”,从各地赶来的女性在挑选心仪的座位,有些还抱着皮卡丘的公仔,她们的标准不只是离舞台近,二楼正前方也是令人羡慕的位置,那里便于拍照和录像,这一曾因有违“相声需要现场互动”的“教旨”而被抵制的行为,如今变得必不可少,一切都与熟悉的曲艺场景迥异。
偶有零星的大腹便便和稀松头顶,使我有些许心安,但演出的目标显然不是他们。人气最热的秦霄贤攒底,最后一个上场,而对观众为他掏钱的调侃从第一个演员便开始了,观众若不解个中缘由,会感到不明所以。前面的表演更像铺垫,位置不好的观众一边听一边玩手机,与在家看视频里的段子无异。演员则将德云社演员退出粉丝群事件的调侃融进表演里,“我们的微博下面有粉丝留言,‘我上初二,不敢留言了’”。
秦霄贤在22点左右开演后,座位靠后的人全程站立,几乎全场的手机和在舞台边上捕捉野生动物灵动身姿时用到的长筒镜头都对准了他。在不以相貌论英雄的相声界,22岁的秦霄贤算是长相清秀,尽管学相声不满8年,但名不见经传。他表演的是传统相声《汾河湾》,把自己的形象优势和内容结合起来,男扮女装,与捧哏的搭档组成一对,二人“打情骂俏”,逗得台下女粉丝爆笑连连。他语速快,东北口音明显,女粉丝挑逗他时,口音更重,手舞足蹈时很像东北二人转。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9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