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菁菁
2019-11-13·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70个字,产生15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某团体心理咨询现场。心理咨询师的养成需要理论学习,更需要督导下的大量实践(视觉中国供图)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这样少
中国需要多少心理咨询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按这个标准,中国需要有130万心理咨询师。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正式启动,到2017年这一考试取消,有120万人考取三级或二级咨询师执业资格。去年9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马辛给出了一个数字,在这些获证人员中,仅有三四万人在从事心理咨询专职或兼职工作。心理咨询师难找,是人们寻求心理咨询帮助遇到的最直接问题。
从业人员少,首先是因为心理咨询在中国太年轻了。
新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和研究承袭了苏联的架构,重视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学者玛加丽(Margarete Haass-Wiesegart)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她惊异地发现,中国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她走访中国各大城市,希望寻求合作伙伴,以便找到机会“填补中国心理治疗空白”。
唯一对她的想法感兴趣并愿意合作的,是当时云南省精神病院的万文鹏教授。在双方的努力下,1988年、1990年和1994年,由德方出资金和师资,中国提供场所和学员,举行了三次“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开启了中国心理治疗和国际接轨的道路。此后直到1997年,为期三年、每年两次的“中德心理治疗培训工程”启动,中国才有了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覆盖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以及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培训。
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于楚众 摄)
如今在中国,临床心理和心理咨询方向的研究生依然是高等教育里规模很小的培养方向。2002年到2017年的15年间,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要花几千元钱,购买考试教材、听课,并参加考试。也许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你就取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而在美国,临床心理学的历史几乎与心理学一样悠久。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有一套完备的“学历教育”体系。咨询师清流在美国那洛巴大学(Naropa University)拿到了超个人心理咨询硕士。她告诉我,在美国,各个州的心理咨询师执照有不同的要求,但要拿到执照都需要完成相应的硕士项目。如果要更进一步,成为临床执业心理学家,则必须拿到相应的博士学位。学历教育本身就是职业筛选的过程。清流的同学中最终只有70%左右的人完成了学业。在入学的第一年,部分人就因为人格不稳定、缺少共情能力等问题,被认为并不适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被学校劝退。
学历教育的作用不止于此。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在做咨询师之前,曾在伦敦大学学院修认知神经科学硕士。她记得,“我们每隔两周,都去国家医院看脑损伤的病人。医生给我们看病人的片子,讲他们的病史,明确指出他们大脑哪部分受了损伤,教我们做神经测试,了解病人的哪些认知功能受损。你知道这个病人的这部分脑区受损,他变得暴躁爱歌唱;你知道他的那部分脑区受损,所以他无法讲句子讲得连贯”。那个时候大家多半不理解这些学习的意义:“这跟我见来访者,有什么关系?”同样地,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精神科诊断,这些学习对咨询师又有何意义?但直到有一天,当简里里终于坐在咨询室的沙发里面,跟人解释咨询师如何针对人的情绪工作时,她才恍然发现,过去所有这些实验科学的知识,都在她脑袋的后台工作,在这一切的基础上,她才知道来访者什么时候寻求精神科大夫的帮助,会比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有效;才知道来访者并非一定小时候经受童年创伤,而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各异,才有了现在的所谓“症状”;才能理解青少年在发展的特定阶段,有他们自己的行为特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