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召旭
2019-11-06·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39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近日,一位中国人气顶尖的钢琴明星在独奏会上用iPad看谱演奏的小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说“翻谱动作要优雅”、“小朋友们还是要努力背谱啊,万一iPad突然没电了或者黑屏怎么办”、“他在卡耐基音乐厅敢这样吗?”等等。其实,在这些调侃背后,是一个钢琴表演中的老话题:钢琴家独奏是否必须背谱。
众所周知,钢琴家上台独奏需要背谱的传统是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开创的,在那之前的风气则恰恰相反:钢琴家上台表演必须要看谱,无论对所演奏曲目已经多么烂熟于心,否则就会被视为对作曲家不敬,因为乐谱代表演奏中作曲家的在场。据传莫扎特在演奏自己的作品之时仍会在谱架上放一张白纸,让人以为他在看谱;尽管如克拉拉等钢琴家曾尝试背谱演奏,却不敌舆论的压力而放弃。而李斯特凭借其前所未有的明星光环和影响力,成功改变了钢琴表演的惯例,使背谱独奏成为了“行规”。现如今不仅钢琴家的独奏表演需背谱,各种钢琴比赛、考试、考级等,绝大多数也都要求参加者需背谱独奏,而背谱的技巧也几乎是钢琴教科书中必然包括的内容。
然而,对于“背谱”这一李斯特大师所创下的演奏原则,一直以来都有钢琴家提出质疑之声。拥护照谱演奏者的观点主要体现为:在现场音乐会中,听众更需要的是对音乐的体验,而非钢琴家对记忆力的炫耀。只要演奏出的音乐足够打动人,我们又何必纠结于看谱还是背谱的问题呢?最知名的反对背谱的职业钢琴家大概应属晚年的里赫特了。尽管他在年轻时以博闻强记、能够背奏多套音乐会曲目出名,年过六旬之后,他却开始在独奏会上看谱演奏,并将自己为看谱写的辩护词印在节目单上,内容如下:
很不幸,我要很迟才开始在音乐会中看谱弹奏,虽然很久以前已经预知我其实应该这么作。想想也觉得有趣,边看谱边弹奏的方式,是从前的惯例,那时的曲目甚至还没有现在那么多,内容也没有那么复杂。但这个明智的作法,到了李斯特就终结了。时至今日,充塞在我们脑子里的,不是音乐,而是一大堆无用的资料,直把人累得要死。本来,弹琴的目的只是奏出好音乐,让听众受到感动。而现在背谱却成了一种竞赛,成了炫耀记忆力的机会,多幼稚,多无聊!正如我所敬重的老师涅高兹所说:‘虚荣先行,便是本末倒置。’将乐谱放在面前,就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约束演奏者奉艺术之名而行使的‘自由’,减少他的所谓‘个人风格’。当然,有乐谱放在面前,就一定没有那么容易达到自由奔放的境界。你需要多花些时间,勤奋练习,养成好习惯。因此,你越早开始这样做就越好。在这里我给年轻钢琴家一个忠告:请采用我这个更健康、更自然的方法,那钢琴家就不会一辈子来来去去只用那么几套音乐节目,把观众闷煞,同时又容许钢琴家创出更丰富,更多彩多姿的音乐生命。
发表文章662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7739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