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与亲和力

作者:钟和晏

2019-10-17·阅读时长10分钟

11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84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以《自主性的亲和力》为主题,索尼创意中心展出了一系列互动机器人装置


图片版权    (c)Sony、Google、Layer、Panasonic

交互式机器人双摆

双摆是将一根单摆连接在另一根单摆尾部所构成的动力系统,虽然构造很简单,它的摆动轨迹却具有敏感而混沌的性质。两个初始状态差异极小的双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表现得大相径庭。9月中下旬的伦敦设计节上,索尼创意设计中心以《自主性的亲和力》为标题,在V&A博物馆展出了一件交互式机器人双摆装置,目的是探讨随机运动的机器人拥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

博物馆的Prince Consort画廊尽头,黑色的钢质双摆被置于球状的钢丝笼子中,末端发出耀眼的、闪烁的光亮,为摆锤的运动留下一道道光的轨迹,也不断吸引着人们的靠近。站在笼子旁边,观众对着光点举起手,房间里的多个传感器检测到人的存在,这个名为Pendulus的机器人摆锤开始跟随人手的方向移动,似乎在向人们问候致意,彻底改变了它原来的摆动轨迹。这时候,它的摆幅不是受重力影响,而是受到在场的人的影响。


伦敦设计节上,索尼创意中心在V&A博物馆展出的交互式机器人双摆装置


与常见机器人笨拙而僵硬的动作不同,Pendulus部分由动能提供动力,它的移动平滑而顺畅,与人的交流关系也就多了一份亲和力。传感器可以感应到笼子周围五个人的运动,有些人因为没有被机器人选择而感到沮丧,那些被选中的人则对它产生了好感。随着聚集的观众越来越多,Pendulus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最终能够自行决定是否要对人们的动作做出反应。如果它感到有些无聊了,就会从与人互动的过程重新回到自我生成的运动。

虽然不是采用人形的形式,Pendulus属于自主决策的机器人,它的动作没有经过预先编程。索尼欧洲设计中心总监菲利普·罗斯(Phillip Rose)说:“这个概念性装置是为了探讨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能力,人们是否会对它们产生亲和力。Pendulus不受控制,实际上是自己在思考,因此具有某些人性化的特征。”

更早之前的2019米兰家居展上,同样以《自主性的亲和力》为主题,索尼创意中心已经展出过一系列互动机器人装置。除了交互式机器人摆锤之外,展览上还有众多大小不一的光滑白色球体散落在地面。白球被预先编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附近观众的动作做出反应——有时接近,有时后退,有时暂停,有时聚集在一起,有时却自行滚落。这些装置都是基于索尼的两种传感器技术构建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TOF飞行时间图像传感器,后者通过测量光到达物体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反射后返回给传感器。

关于交互设计和无屏技术的未来,索尼创意中心从2014年开始了一项名为“隐藏感官”的技术实验。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小、熟悉的物品结合声音、隐藏式传感技术等,创建出视觉和触觉交流的微妙形式。


“隐藏感官”项目中,花瓶、烛台等装饰品都可以用作灯光、声音和图像的控件



关于交互设计和无屏技术的未来,索尼创意中心从2014年开始了一项名为“隐藏感官”的技术实验


一些已经发布的案例近乎“魔术”,比如把一张白纸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有人接近时,它似乎在移动,这是由运动控制的灯光在白纸周围产生了人造阴影。相框随着人的走近,里面的图像会自动放大。旋转一件屏风的圆形玻璃嵌板,玻璃从透明变成了不透明。

小鸟摆件被触碰之后,背后的墙面上出现了拍打翅膀的阴影轮廓。对着一本摊开的乐谱挥手,页面上逐行显示出黑色五线谱又随即消失。还有一个水罐,里面没有任何液体,但是当你拿起来轻轻摇晃,会听到冰水和冰块在叮当作响。如果向旁边的玻璃杯倾倒,也会听到和感觉到水被倒出了,虽然其实没有一滴水。

“隐藏感官”项目中,花瓶、烛台、沙漏等这些小装饰品都可以用作灯光、声音和图像的控件,动作感应器只需指点、触摸等简单手势就可以激活。这些小物件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界面,未来也许将成为家中打开照明、控制音响的方式。索尼创意中心的创意总监田幸宏崇(Hirotaka Tako)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家庭环境中的新型界面交互方式,事实上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触发器,传感器和触觉技术可以提供人们更多的感官体验。”

文章作者

钟和晏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9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19诺贝尔奖

782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