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9-10-1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22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三联生活周刊:请你介绍一下这三位化学奖得主最重要的科学成就。
邹晓冬:这三位科学家对锂电池商业化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第一位威廷汉,他主要提出了用锂离子可以做充电电池的设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埃克森美孚公司试图找到一种新型能源。(当时在埃克森美孚工作的)威廷汉意外发现锂可以有很大的能量储存率。当时埃克森美孚公司想把锂电池技术工业化,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用金属锂来做电池阴极容易爆炸,就是说它的安全性很低。
威廷汉当时的想法很好,先合成层状硫化钛,使得锂离子可以从里边经过。阳极使用硫化钛,阴极使用金属锂离子,那么充电的时候就可以使锂离子从一极流到另一极,放电的时候锂离子再流回来,这就是一个充电电池。传统电池所采用的材料一般都很重,现在用锂的话就轻了很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威廷汉意识到锂离子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还是存在问题,比如它的势能比较低,只有2伏。
第二位得主古迪纳夫的成就在于找到了一种更适合做锂离子电池阳极的材料,叫作钴酸锂。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他历经10年才找到了这种最好的材料。这种材料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至此,锂金属作为电池用料仍然还不稳定,它遇到空气遇到水就会产生很大的能量,容易爆炸。那么这是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吉野彰的贡献,他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阴极材料,配置成了可行的锂离子充电电池。
这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都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前后经历了大概15年的时间。除了这三位,还有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工作。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