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1 蜀道|蜀道为什么“太难了”?

作者:耿朔

2019-09-20·阅读时长4分钟

66213人看过

1.1 蜀道|蜀道为什么“太难了”?

10.7MB
00:007:48

三联中读的朋友你好,欢迎跟我一起踏上寻访古道,探索历史的旅程。

我想以一句诗来开始今天的旅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作《蜀道难》,从那个时候开始,“蜀道”就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我们本期古道的主题,正是“蜀道”。大家在中学时候学到这首诗,听到诗中的句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时,是不是真的能够理解,那时候的蜀道是怎样的一条艰险的道路。

蜀道线路示意图(插画/陈笛。点击图片可放大看细节)

我们都知道“蜀”是四川的古称,那么“蜀道”,顾名思义就是古人从四川出发,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四川的地形非常有特点,中间一块盆地,四周都是山,所以要走出去是很不容易的。而一般意义上的我们说的“蜀道”是专指,指的是连接四川盆地和北边关中地区的道路,这些道路横穿秦岭和大巴山区,地势非常的险要。那么对于古人来说,既然通蜀之道无比艰险,为何一定要开凿呢?为什么不从其地方走呢?其实四川通向外部世界的道路的确很多,通往不同的方向,比如我们熟悉的另外一条通道我想就是三峡的水路了,那个主要是通向东部的世界,但相比之下,通往北部关中的这条蜀道更为重要,为什么?这是与古代关中和四川两地在中国版图上的重要性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这条道路的开通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今天所讲的关中,指的是陕西省中部,也就是渭水冲出的一块平原盆地,它以西安为中心。这里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战国时期的苏秦、秦末汉初的张良这些大谋略家,都说关中沃野千里,是“天府”,是建都立业的最佳选择。关中成为第一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区,我们也都知道秦的都城咸阳,西汉和隋唐都城长安,都在这里,“关中”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存在,在那个时代,它自然也就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关中平原

而南面的四川,则是从战国时期秦灭巴蜀之后,就被纳入了华夏文化圈。而后,战国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建造都江堰,都江堰是以岷江水浇灌出成都平原,使得四川成为了安定富足的一方天地,人口也很稠密,今天的四川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天府之国”的称呼后来也就慢慢转移到四川了,一直到今天。


为四川带来安定富足的都江堰

关中、四川两个富庶之地之间必然要有沟通与联系,可以说这就是蜀道得以开凿的主要原因。所以,蜀道的开通,既是两地人员、物资交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战略需要。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走过这条蜀道。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四川眉州人,也就是今天的眉山市。公元1056年,父亲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两兄弟,从眉州出发,去往当时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就是经蜀道到关中,然后再往东边去的。苏轼兄弟出发的时候是春光明媚的三月,到达汴梁时已是石榴花开满枝头的五月。蜀道当然很艰难,但是兄弟二人当时是初出茅庐,踌躇满志,所以一路跋山涉水却也感到非常的逍遥自在。可以说,正是这条蜀道将苏轼送上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与“蜀山皇后”四姑娘山交界处景致

除了人员流动,蜀道还是运送稀有物资的必要通道。“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唐代的时候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是出生于四川,从小就喜欢吃川东地区出产的荔枝。而将四川的荔枝运送到千里之外的长安,而且能保持新鲜,要及时递到贵妃盘中,也正是靠着快马加鞭通过蜀道来传送。

除此之外,蜀地因为易守难攻,这条通蜀的道路也成为了关中的统治者们撤离的道路。唐代时关中一乱,皇帝就往四川跑,唐玄宗和唐僖宗,便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各自逃亡过四川。

从四川到关中,隔着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区。是一篇非常辽阔,山脉绵延的地区。无数人的出蜀入蜀,大家走的是不是同一条路呢?其实不是。因为蜀道并不是指一条道路,而是一个由多条线路所组成的道路网,总体而言,蜀道交通网主要包括了穿越偏南大巴山的几条道路,以及穿越偏北的秦岭的一些道路。并且不同的线路在历史上也有改道有一些变化,因此蜀道更多的是一个泛指。而这片地区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我刚才讲了,有山区有盆地有河谷,这也决定了蜀道的道路类型并不单一,除了常见的我们可以想象的比较宽的大路以外,当蜀道通过山区通过峡谷的时候,它就变得更加艰险了。在那些地方就开凿了像栈道这样的道路类型。这种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栈道,是蜀道上最有特点的一种。可能也是最能激发我们想象的一种道路。


曲折的金牛道

在蜀道诸多线路中,金牛道是古代蜀地和关中交通的主干线,可以说也是当中名气最大的一条。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成都,便是循金牛道而行。

金牛道在蜀道当中开凿的历史最早,李白《蜀道难》诗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描述的就是这条金牛道。据说战国时期,坐镇关中的秦王图谋伐蜀,但是通蜀的道路很不好走,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人赠送一头石牛给蜀王,他说这头石牛可以拉出金子。其实就是为了骗蜀王开路,而那位蜀王贪图小利。据说他派了五个壮丁去拉这头石牛,引石牛入蜀,从而就有了一个传说“石牛粪金、五丁开道”,金牛道也因此得名。因为金牛道相对平坦、便捷,所以一直以来是最主要的入川线路,其咽喉作用也是其他诸道不能取代的。

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我们就主要沿着金牛道,正式踏上由四川向西安的蜀道之旅,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其中的历史脉络和文化遗迹吧。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耿朔

发表文章209篇 获得133个推荐 粉丝1823人

从考古学到艺术史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耿朔·给孩子的人文地理课

八条古道游学中国

15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