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救出的15人与消失的2人:一起户外救援悲剧

作者:董冀宁

2019-09-19·阅读时长15分钟

246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6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9月3日,蓝天救援队两名牺牲队员许挺秀、尹起贺的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霍健斌 摄/视觉中国供图)


看瀑布的代价

看着救援队员搭起来那套包含着滑轮、下降器和三条绳索的下降系统,郑元琴第一次在这趟溯溪之旅中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伤员在中间,左右两侧救援人员可以同步下降,随时实施保护;那个下降器,是专门为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准备的,下滑速度过快,它会自动锁死,即使操作者双手离开,人也不会掉下来。

郑元琴是队伍中体力最差的那一个,此前从没有参加过超过8小时的徒步。她告诉我,原本这次只是来看一个传说中的大瀑布的。一周以前,她所在的户外微信群“瞎走群”里有人发了一家人在白马溪徒步的照片,清澈的水潭里有人戏水,一条白练穿越绿树直坠潭底。随后领队“梁队”发出了召集令:“本年度最后一次溯溪,去看白马溪大瀑布,限量20人。”

两天的时间,团队迅速召集到了24人,实际去了23人,预备的车辆从小巴换成了中巴车。临行前的几天,梁队提示大家准备速干服装,最好穿溯溪鞋,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对本次行程给出更多提示,也没有告诉大家,他们即将进入一段尚未开发、连他自己也没有走过的路线。

白马溪是当地人对广东惠州东部白马山周边几条未开发溪谷的统称,最高处海拔640米,但中间有超过三段20米高的崖壁将溪谷分割成多个瀑布,从2005年首次有人公布成功穿越以来,一直吸引着当地驴友。曾穿越过该线路的海鹏告诉我,如果按照由易到难以1到5来打分的话,这段路线不下雨时是3分的难度,雨天溪谷湿滑,则是一条5分难度的路线。

郑元琴告诉我,他们这个户外群持续了三四年,人员比较稳定,平均年龄超过40岁,基本上每周或者每两周都会有活动,大多数人都有超过10年的户外经验。但在8月24日当天在白马山遇到他们的另一拨驴友看来,“他们只是溪口泡泡潭子玩玩水的水平”。那队驴友的召集人何必告诉本刊,当时这群驴友只带了一根短绳子,一开始也没有拿出来,没人戴头盔,没见到有人穿毛毡底的溯溪鞋,甚至还有穿洞洞鞋的。

何必的团队和这群驴友是当天中午在大瀑布那里相遇的。其实,大瀑布的位置并不在溪谷深处,从溪口到那里顺利的话只需要一个小时,基本上不需要绳索攀登。事实上,大瀑布也是何必他们本次行程的终点。何必是第四次来这里,除了有一次是专门来玩瀑降,他从未踏入过更深处,瀑降那次也是刚刚爬到瀑布顶,由于下雨,就被领队喊着赶紧下撤了。他试图劝说眼前这些在他看来实力明显不足的驴友不要进去了,得到的回答是:“没问题,我们手上有查好的路线。”


蓝天救援队当天前往白马山第一梯队的雨寒、阿朋,第二梯队的老刘(黄宇 摄)


然而事后,当时决定前进的几个人告诉本刊,他们手上的轨迹图就只到大瀑布。午饭后,6人直接返回溪口,其余17人决定继续向溪谷深处进发,一是期待溪谷深处有更秀美的风景,二是考虑到溪谷的地形易上难下,依照经验,他们希望通过溯溪的方式到达山顶后,转进至更加平缓的山路下山。

但此后的路程难度远远超出了预期。从溪口开始,他们需要向上攀登三段平均20米高的崖壁。郑元琴说,几乎都是靠男队员“连拉带拽”,她才勉勉强强跟在最后面。上到第二段20米高的崖壁后,她“僵在崖壁上动不了了,手臂和大腿都在抖”。当时,是领队把绳子垂下来,她后面的一名男队员把绳子拴到她腰上,然后她自己再把绳子往手上缠三圈,上面的人直接把她拉了上去。对她来说,从那时起,这趟旅程就已经变成了一场不受控制的冒险。

经过近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到了山顶,他们却只找到密林和绝壁,还有一面做路标的旗子。“既然别的队伍都把旗子扔到这儿了,那肯定就是没路了。”郑元琴他们当时想。下午5点半,领队最终决定原路下撤。

危险是在突然间发生的,刚决定下撤,在最高的一处崖壁,队员“铃铛”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坠崖了。那里20多米高的崖壁湿滑陡峭,驴友们没有绳索,前后排着队,手扶一根悬空在那里的水泥输水管去借力,“铃铛”在大概第五人的位置,当时郑元琴刚往下走了几步,看见她从悬空水管和崖壁之间的空隙“唰”的一下滑了下去,“她好像试图用脚刹一下车,但是根本停不住”。一片尖叫声中,“铃铛”从20多米高的崖壁直坠深潭,“趴在水面上,不动了”。刚下到谷底的几名驴友赶快将她从水潭中拖出来,一阵人工呼吸后,“铃铛”恢复了意识,尽管还没法坐起来。事后的检查中发现,“铃铛”牙齿掉了3颗,下巴裂伤,肋骨骨折,腿部粉碎性骨折。

这是整个团队行动失控的转折点,“铃铛”出事后,再没有人敢继续往下走了。除去两人下山寻求支援,15名驴友被分成了两拨,上面的平台留着9个人,而下面的平台包括“铃铛”在内有6个人。

文章作者

董冀宁

发表文章14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27人

爱是永恒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最美敦煌

从莫高窟、榆林窟到麦积山

169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