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9-11·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35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35岁的日本男子藤明彦于2018年11月4日与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结婚”(视觉中国供图)
文/吴笑笑
攻略纸片人
“又Bad Ending了!”连续好几日,宿舍楼不时回荡着我的哀嚎。自从隔壁班的女生把她珍藏的一款耽美向PC版游戏拷给我后,我们宿舍的其他三人就开始逐渐习惯我一会儿花痴笑、一会儿哭戚戚的神经质表现了。她们也从最开始还问一嘴“你怎么了”,发展到充耳不闻继续该干啥干啥。
我其实不爱玩游戏。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会强调,虽然自己是个坚定的二次元患者,但ACG(Anime动画、Comic漫画和Game游戏)中只有G是完全不感冒。所以最开始同学思羽给我强烈安利这款游戏的时候,我也只是抱着不好意思拒绝的想法从她电脑上拷贝了过来。
回想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触到了女性向游戏。上初高中的时候因为《遥远的时空中》和《金色琴弦》两部游戏的风靡,我对女性向游戏有所了解。但当时不像现在手机APP商店里能直接下载国外的游戏,根本没有什么能够接触日本游戏的渠道,大部分时候只能等有能力的汉化组做好汉化版,然后把资源挂在网上供人下载。
后来这两款游戏都出了同名动画,我看了几集,感觉虽然画面和音乐制作精美,但剧情其实不就是一堆男孩子围着一个女孩子争宠的后宫玛丽苏剧嘛,为什么可以引起动漫圈现象级的追捧?困惑之余我也没有沉浸其中,转身就去追剧情更吸引我的《高达》和《舞HIME》了。
女性向游戏,是指专门针对女性玩家开发的游戏,大多主题内容都与恋爱有关。虽然是《恋与制作人》才让这个游戏类别在国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对于很多二次元玩家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尽管欧美没有女性向游戏这个细分领域,但在日本的历史却很久。
提到第一部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女性向游戏,大部分人都会想到1994年日本光荣公司发售的《安琪莉可》。当时在普遍认为“游戏是男性玩的”环境下,这款最初受众定位为少女的游戏,最后在女性市场赢得了广泛的成功,还得到了大量已婚女性的追捧。
因为女性向游戏的制作成本较低,但回报率很高,很多游戏公司开始选择深耕于此,例如日本著名的女性向游戏Arithmetic公司,旗下数款收入破亿的游戏,制作费通常在100万日元左右。这也令该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话题性,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比如《心跳回忆Girl's Side》《歌之王子殿下》《薄樱鬼》等。
女性向游戏虽然是针对女性制作的,但其实还有三个细分领域:乙女游戏、养成游戏和耽美游戏。乙女游戏是面向女性的模拟恋爱游戏,玩家可以体验与游戏中的男性角色恋爱,在国内大火的《恋与制作人》就是典型的乙女游戏;养成游戏是需要你和游戏中的角色通过完成任务、赚取积分等方式培养感情,使其成功,但并不一定会有恋爱相关的情节,2018年的另一爆款游戏《旅行青蛙》便是一款佛系养成手游;耽美游戏则是指描写男男之间恋爱的游戏。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