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贾然:舒伯特的D. 959是在说什么呢?

作者:爱乐

2019-09-06·阅读时长9分钟

156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9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张可驹

今年3月,钢琴家贾然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演艺厅,通过四场独奏会,系统演奏了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以如此规模演奏舒伯特,国际上都很罕见,但更重要的是,贾然的演奏确实精彩纷呈,实在不失为国际一流水平。这些独奏会在乐迷中也成为一时的话题。四场演出结束后,本人得到机会,对钢琴家进行了一次访谈。

 

身为著名作曲家的女儿,你是否从很小就学会“以作曲家的眼光”来看待作品?

肯定的,我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我爸爸经常在家里上课,包括曲式课。所布置的作业中,包括很多贝多芬的奏鸣曲,我就会拿起来看,也就是像玩那样看:呈示部、展开部,等等。我觉得很自然,结构是怎样一回事,我很明白。潜移默化地,完全就懂了。读附中以前,我就有一点概念了,但是慢慢理解,又过了一段时间。先前懂是懂,但毕竟还是太小,可大概是怎样一回事,我还是知道的。

 

钢琴上的“标志性”发音非常珍贵,但你确实弹出独特的音色。能否谈谈你心目中塑造声音的艺术?

这方面,我和别人还蛮不一样的。我记得当初去柯蒂斯的时候,我们钢琴专业有十四、五个学生,都是在练技术,当然这也应该,我们当时十七八岁。但我从14岁开始,就立志要弹舒伯特的作品,到了柯蒂斯之后,也不能放弃。虽然我当时也弹了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可我手上总是会有一首舒伯特的作品。我弹这个作品的时候,并不是说稍微学一下,音能够准确地弹出来就行。当时就是非常追求音色,而且我是非常追求“轻”,那种轻奏,为此下了巨大的功夫。我记得很清楚,16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弹D. 960。当时我到一架很差的琴上去练,就是练“轻”——如何将一个句子,每一个音都弹得极其地轻而不漏音?一个句子,我记得很清楚,在琴行里练了三个小时。我觉得这样触键的方法,就像他们炫技的演奏,弹大和弦,或弹得很快那样,都是练出来的。通过十年,或十几年的琢磨,手上的功夫就会出现一些变化,包括你的触键,你的手感,都越来越灵敏。此后,哪怕给你一台不是特别好的琴,你也能找出这台琴的灵性,然后塑造出它最好的音色。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不只爱巴赫!

414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