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9-06·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7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孙健
乔治·菲利普·泰勒曼(1681-1767年),杰出的18世纪德国作曲巨匠,杰出到当时几无敌手,而现在的关键词却往往是——遗忘。在目力所及的时日,这个尴尬的标签多半粘得结结实实。
泰勒曼果真被“遗忘”了?从某些方面看,是。随便百度或谷歌,在搜索框里输入“泰勒曼”与“遗忘”,你会发现泰勒曼竟有意无意地被人遗忘了许多次。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是其中翘楚,他称泰勒曼是“一位被遗忘的大师”,理由包括三点:第一,泰勒曼生于1681年,比巴赫、亨德尔大4岁,三人都是17世纪的“80后”;第二,泰勒曼生前是“当红炸子鸡”,远远红过巴赫或亨德尔;第三,与巴赫去世后的蒸蒸日上相比,泰勒曼的声望值在持续走低。因此罗曼·罗曼富有戏剧性地写道,泰勒曼“在世时从巴赫身上赢得的骄人胜利,身后如数奉还”。
虽然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泰勒曼的音乐就开始复苏,但罗曼·罗曼的发言还是从某种程度上揭开了历史的淘气一面。如果我们有幸能与18-19世纪的听众面对面,会发现双方的音乐审美观大异其趣,甚至可以达到互嘲的程度。但罗曼·罗兰与他的广大拥趸似乎回避了一点:衡量一位音乐家被遗忘的关键,并非指出他不如谁走红,而是他的作品现在是否还有人听。从这个角度来说,泰勒曼果真被遗忘了吗?
用手机打开“QQ音乐”或“网易云音乐”这些音乐类APP,在搜索框中输入“Telemann”,姑且不计重复曲目,能轻易找到上千首与泰勒曼有关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他大量的器乐协奏曲、奏鸣曲、序曲等等。据传如将泰勒曼失传的作品也计算在内,总量会超过4000首,而有编号的也有3600首以上。与之相较,目前的演出库存固然还处在尚需努力的严峻阶段,但也算是对泰勒曼被遗忘的有力回击了。既然有这么多版本,就意味着有一个小的群落正在不动声色地倾听着泰勒曼。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的数据可以佐证这一点。泰勒曼在Spotify上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达姆施塔特序曲》中旋律舒缓的“滑稽表演”(TWV55:C6),被聆听了87万次。标题中的“达姆施塔特”,指的是当时距法兰克福30公里开外的达姆施塔特宫廷乐团。泰勒曼于1712年就任法兰克福乐长以后经常为该团写序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