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9-0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43个字,产生5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老牛)
文/鼠鼠
“老师,我儿子是不是在谈恋爱?”在一个家长观摩日的课间,一位母亲望着教室内的儿子低声问我。
青春期的孩子,让家长们操碎心的除了学业,还有叛逆和恋爱。特别是恋爱,家长们非常期待老师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对家长来说,这是除了查聊天记录以外最方便、快捷、可信而且风险最小的途径。
我觉得自己很可能是这个班里最八卦的人。作为班主任,我必须掌握班里的这方面动向。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们的闲聊,学生们跟我关系不错,常聚在我办公桌旁聊八卦;第二,我教语文,他们会在周记里写各种故事和心情,有自己的,有别人的,末了还要加一句“请老师保密”。
这个男孩的恋情我自然清楚,对象也在我班上。据说女生从初一开始暗恋他,写小纸条,到了初三终于成功牵手。两个孩子都长得好看,男生帅气温暖,女生清秀活泼,看上去挺般配的一对儿。
没等我回答,这位妈妈紧接着又说:“我大概知道是哪个。就是那个——”她指了指女孩子所在的方向,“跟我们是老乡”,然后还说了女孩家的一些情况。我吃了一惊:现在的家长真是了不得!
我正不知要怎么接话好,她又告诉我是怎样从和儿子的谈话中了解到他谈恋爱的事的。虽然她很不赞同,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千言万语最终变成一句“男女生交往要把握好度”,没想到儿子直接来了一句:“怎么,你怕我们生出小宝宝啊?”她很尴尬,但又无法反驳。
我忍不住笑了。男孩的回答带有一种挑衅的意味。对成年人的欲言又止、遮遮掩掩的态度,未成年人是有点儿不屑和抵触的。儿子用这种言语上的交锋传达着一种信息:你要说什么我懂,可是我想什么你不明白。他们讨厌自己纯洁的恋情受到这样的质疑。
母亲理解青春期的萌动,又担心孩子成绩受到影响,但还是选择了开明地对待,只是拜托我多关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说是引导,讲白了,就是要我劝他们分手。
对于学生的恋爱,一般情况下,我并不支持也不反对。我之所以不把这种恋爱称为“早恋”,是因为这个词带有明显的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情感的否定色彩,而许多成年人的恋爱行为并不比未成年人的成熟多少。当大人们讲到他们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时候,相当于孩子们说到“我妈现在更年期”——但事实上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处于这两个阶段的人同样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很多家长听到孩子谈恋爱都会紧张焦虑,而且他们绝大部分时候无法清楚地辨别,这种焦虑究竟来源于对孩子可能无法把握交往尺度的担心,还是“辛苦种的白菜被拱了”的不甘心。
而这两点都不是我所关注的。我在意的是,这对小情侣是否建立了健康的亲密关系,或者,能否学着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所谓健康的亲密关系包含了很多层面:在这段关系中两个人的位置是否平等,这段关系是否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他们是否能在恋爱与学习、工作、社交和生活当中取得平衡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值得终生探索的课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粗暴地扼杀这段感情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