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9-04·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51个字,产生4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老牛)
文/刘咏秋
这是儿子成长的一个分水岭。那条沙滩裤的裤腰上有可调节松紧的小装置,但不是很管用,需不时帮他拉紧。仅几个月后,当我看到他裤腰又松了,试图给他调节时,儿子动作很大地避开,同时用英语朝我大叫:“别碰我!”
尽管瞬间很受伤,我还是赶紧把手缩回;尽管情感上难以割舍,从那时开始,我不得不每天在心理上做大幅调整,以面对一个进入叛逆阶段的青春期儿子。
接受男孩对妈妈的断舍离
英语里,对应“青少年”的词语,有一个比较形象,即“teenage”。这个词,由teen和age合成,可以理解为带teen的年纪——青葱岁月。英语里,从13到19,词尾都是teen,而这7年,恰是孩子第二生长高峰期,这一生长高峰包括两个方面:生理的和心理的,即孩子这一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飞速发展,为进入成年做好准备。我则开玩笑地称之为“半兽人”时期。
得承认做青少年孩子的父母相当不易。儿子自小淘气,特立独行,我曾经自恃高校10年教龄压身,跟儿子建立起了相互信任、沟通无碍的亲情关系,并能够有效化解儿子跟学校老师不时会出现的紧张关系。但现在这种平衡打破了。儿子对我基本是黑脸加白眼,不管说什么、以什么方式说,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被呛回来。眼前的儿子,让我感觉越来越陌生。
儿子这一阶段对我的疏远,生硬而决绝。他不再跟我牵手。先生很早之前跟我说过一句外国谚语,此时仿佛成了预防针:珍惜每一刻跟孩子牵手的机会,因为很快他就不需要牵你的手了。他拒绝跟我距离太近,尤其是外出有别人的时候,稍微近一点他会立即跑开。若我像过去一样跟得近一些,他立即生气,发出警告:别老跟着我!
刚开始我难免委屈,甚至有极深的挫败感:我做错了什么,会让他这么嫌弃我?而且越想做出努力修复这种裂痕,情况越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变得更为糟糕。
奇怪的是,儿子跟爸爸的关系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跟过去不同,他更愿意和爸爸讨论问题,我被“去中心化”了。直到有一天,儿子悄悄向爸爸展示他身体发育的秘密,先生告诉我之后,我恍然明白儿子跟我产生“鸿沟”的原因了:这是他性别认知成长的自然结果——我不仅仅是妈妈的角色,也是他生活中可以进行对比的异性,他需要在这一识别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重新定位。简言之,他要破茧,要成长。自此,我坦然接受了儿子跟我划出来的“三八线”,有时惯性使然难免越界,被呛得含泪,也能笑自心出了。
淡定对付一系列青春期症状
青春期是有一些典型“症状”的。首先出现的是不剪头发。儿子自出生就头发不多,故打小就一平头。进入青春期,头发密集生长,变得又黑又厚又亮。斯里兰卡属热带气候,终年如夏,但他却从此拒上理发店,让我替他热得慌。我只能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故事来宽解自己:堂堂首相也曾长发飘飘,以至于他父亲到牛津大学,险些认不出自己的儿子。所以,我对儿子的头发采取不置一喙的策略。甚至他自己修剪,弄成一个特别有违我审美观的“蘑菇头”,我也视而不见。
第二个症状是他经常超过三天不洗澡。开始我们很困惑,从小给他养成的卫生习惯呢?怎么现在变得这么邋遢?后来先生看了一篇对青春期研究的文章,证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源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对汗臭一类的味道不敏感,我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并以加快给他换洗床单被罩来应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持续一段时间后,有一次不知怎么触及这一话题,先生慢悠悠地说:“一天不洗澡,你自己知道;两天不洗澡,妈妈知道;三天不洗澡,全世界都知道了。”儿子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此后却大有收敛,极少超过两天不洗澡了。
第三个症状是文身的冲动。尤其我们一家后来搬到了希腊,那里文身的男女老幼比比皆是,引发儿子一次次跟我们讨论文身问题。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我儿子的偶像,于是我给他讲了奥巴马对待女儿文身要求的故事。据报道,当女儿就文身问题征求爸爸意见时,奥巴马答:你们文,我也文;你们文哪个部位,我文哪个部位;你们文什么图案,我就文同样的图案。女儿们遂打消了这一念头。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