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菁菁
2019-09-0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04个字,产生11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边玉芳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是探索发现自我。但成年人总会有种想法,我比你有更丰富的阅历和见识,我来给你指点,免得你走弯路。
边玉芳:如果孩子不去尝试,总按照家长的想法做,会有什么现象?加拿大心理学者詹姆斯·玛西亚(James Marcia)根据青少年自我探索及同一性获得的不同状态,将自我同一性分成了四种状态类型。其中有一种叫“同一性早闭”,就是父母或者教师太过于强势,孩子是乖孩子,也接纳了自己就是要做一个乖孩子、好孩子。那么这样的青春期是没有自我探索的。有研究发现,这类青少年与家庭的情感联结更为紧密,依赖程度、分离水平均高于其他青少年。但由于他们的依赖性较强,缺乏主见、容易盲从、服从权威,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应对挑战的能力相对较差。
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经常说:“你的目标就是考上清华北大,以后你想干啥干啥。”孩子也认可要考清华北大,但他并没有去想我未来到底要什么。这些孩子真的上了清华北大,他们会突然发现,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是一个人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联生活周刊:可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我们好像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去探索,升学压力摆在那里。
边玉芳: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体现。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唯分数、唯学历等等现象,但这并不等于个人束手无策。如果你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你就要反思:我能怎么办?我能不能做出一点改变?至少,我们不要把手段变成了目标。我们可以帮孩子去认识,考上北大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可能是因为孩子喜欢中文,北大有最好的中文系,它可以帮助孩子研究这个领域,而不仅仅因为它是北大。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过分简单地去理解学习,认为学习就是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有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和投入时间的关系可能是一条倒U形曲线: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投入时间越多,可能效果越差。我们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一个孩子学习好不好其实是多方面品质的结果:你碰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心理上有没有足够的弹性;你是否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和老师的关系;甚至你的身体素质是否足够好,都会影响你的成绩。一个孩子有没有强烈的目标感,当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43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