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公使吃了个大窝脖

作者:卜键

2019-09-04·阅读时长5分钟

99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9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边境重镇恰克图(FOTOE供图)


1857年2月24日(俄历,比公历早12天,由于引据多由俄国文献,本文涉及日期除标注公元外皆用俄历),为了赶在英法等国之前与清廷先谈,抢占先机,普提雅廷率领的赴华使团离开莫斯科,冲风冒雪,一路向东。穆拉维约夫的副官莫列尔与他们同时起身,但昼夜兼程,比老普提前一周到达伊尔库次克。这是穆督选中的又一个精干助手,本是在圣彼得堡各衙门跑动公关,呈递公文与私函,争取拨款和武器装备,应召赶到德国的斯图加特,从康士坦丁亲王那里取回给穆督的两封亲笔信。他对使团之事格外关注,一同起行,又比他们早到,以便长官能做出充分准备。

康士坦丁亲王的第一封信本来要普提雅廷转交,老普托先行的莫列尔转达,解释委任普提雅廷出使北京,主要是谈判黑龙江左岸和滨海地区的归属之事,希望穆拉维约夫尽力协助。函套内附一份奏折,上有沙皇御批,命普提雅廷将要谈的基本内容告知穆氏。由此可知沙皇和沙皇大弟都重视穆氏的意见,也很顾及他的感受。第二封信涉及日本,说他在国外见到波谢特船长(就是那位与老普一起勘测东北海岸并经黑龙江返回的航海家),得知英国意欲对日作战,夺取一些据点,并在黑龙江口附近建立基地。老普也让莫列尔带信来,谈及此行的目标,并请求穆督提供交通工具。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式青春期

我们的偏见与误读

84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