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19-08-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84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李惟一
在一八○二年,法兰西学会(Institut national,Institut de France 的前身)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题目为“对动物的处理方式残忍程度如何会影响公共道德?是否有必要对此立法?”一八○四年,学会收到了二十八篇论文,有的具名、有的匿名,其中一篇已经散佚,剩下的二十七篇保留在学会图书馆里。这二十七篇文章涵 盖了关于动物的很多讨论,作者按地域划分有巴黎人、外省人甚至外国人,按职业分有文人、军 人、公务员、医生、教授和律师等。人类学家瓦伦坦·伯劳斯(Valentin Pelosse)在一九八一年首先发现了这批文献,通过对这些投稿的Serna)继续对这批文献进行了政治史的解读,便有了《共和国的动物 :一七八九至一八○二,动物权利的诞生》一书。
虽然在中国对动物史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在法国,动物史研究并不是个很新的领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了。让 - 马克·莫里索(Jean-Marc Moriceau)和埃里克·巴哈戴伊(Éric Baratay)是动物史研究的先驱,前者著有《旧 制度的畜牧业》(一九九九)和《恶狼史 :十五至二十世纪三千次对人的攻击》(二○○七),后者有《人创造了动物》(二○○三)和《教 堂与动物》(一九九六)。甚至启蒙 运动研究的大师丹尼尔·罗什也 有一部骑术史著作。塞尔纳虽然了解这些前人的研究,但是并没研究阐述了人对于动物受折磨的同情心的起源。二十五年后,历 史学家皮埃尔·塞尔纳(Pierre
有承续这些偏长时段的问题意识,而是把动物史研究和自己的本行革命史联系起来。这种研究取向并非是要把革命史研究 “去意识形态化 ”,不是要建立某种 “动物历史视角 ”。实际上,历史写作的视角还是以人为本的。在作者看来,法国大革命不仅颠覆了人类社会秩序,还颠覆了所有生命的分类模式,在新的社会与新的阶级分化中,新的分类模式形成了。而动物在人类社会里无所不在,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开始前。所以一个没有动物的革命史也是不完整的革命史,本书是作者对革命史进行 “补完 ”的尝试。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2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